-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2, 19(1):1-5.
摘要:介绍硅机组测试系统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概念和软件实现方法,主要对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一韶山电力机车硅机组测试系统的设计实例,叙述其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
2002, 19(1):5-8.
摘要:在CIMS应用集成中,实现制造自动化分系统的基础是车间局域网,本文在分析比较几种构建车间局域网的方法后,提出一种基于TCP/IP的车间局域网方案,其特点是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可以快捷地连接Internet/Intranet,具有开放性、通用性和可扩充性,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2002, 19(1):6-8.
摘要:在CIMS应用集成中,实现制造自动化分系统的基础是车间局域网.本文在分析比较几种构建车间局域网的方法后,提出一种基于TCP/IP的车间局域网方案.其特点是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可以快捷地连接Internet/Intranet,具有开放性、通用性和可扩充性,性/价比高,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2002, 19(1):9-13.
摘要:论述了SS3电力机车牵引电机主极裂纹检测仪的基本检测原理,通过样机在现场使用证明,该检测仪完全能够满足牵引电机主极裂纹检测的需要.
2002, 19(1):13-20.
摘要:提出了PLC的变电站SCADA系统的硬件结构图,结合S7-200系列PLC的特点,制定了通信规约,画出了PLC的主程序流程图,并给出了部分调试结果。
2002, 19(1):14-16.
摘要:根据高速电动车组制动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动力制动无磨损的优势.微机控制的制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可靠.
2002, 19(1):17-20.
摘要:提出了基于PLC的变电站SCADA系统的硬件结构图.结合S7—200系列PLC的特点,制定了通信规约,画出了PLC的主程序流程图,并给出了部分调试结果.
2002, 19(1):21-24.
摘要:介绍了电能质量的概念,包括频率偏移,电压偏移,电磁暂态,波形失真,三相不平衡以及电压波动和闪变等.分析了影响电能质量的各种因素,讨论了电能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可能造成的危害.
2002, 19(1):25-27.
摘要:根据徐州北编组站上下行到达场出口咽喉区结构,按概率论原理,推导出了到达场反接列车对驼峰能力影响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运营情况,给出了定量分析结果
2002, 19(1):28-30.
摘要:根据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数学仿真实验,实验结果给出了振动方程的数值解,并用几何方式定量描述了振动过程和频幅特性.
2002, 19(1):31-32.
摘要:详细介绍了隐框玻璃幕墙结构施工中的技术措施,以期为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及施工类似幕墙提供参考.
2002, 19(1):33-35.
摘要:根据小区流量的特殊性,对流量计算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分段计算小区流量的三个公式.
2002, 19(1):35-46.
摘要:主要对在复杂工况下,滚动轴承额定寿命的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比较符合生产实际情况的额定寿命的计算公式。
2002, 19(1):36-38.
摘要:调查了萧山市中心立交桥排水系统的故障原因及危害后果,提出了排水系统的初期整改方案及施工方法,根据其在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排水系统新的整治方案及其施工要点.
2002, 19(1):39-41.
摘要:采用激光表面改性处理球墨铸铁凸轮轴,达到以铸代锻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2002, 19(1):42-46.
摘要:主要对在复杂工况下,滚动轴承额定寿命的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比较符合生产实际情况的额定寿命的计算公式.
2002, 19(1):47-49.
摘要:利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以某钢铁公司1995年至1999年发生的因工伤亡事故的年度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因工伤亡事故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了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及事故易发的月份;(2)以因工伤亡年度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GM(1,1)模式型.这对于该公司如何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供其他行业安全生产参考.
2002, 19(1):50-52.
摘要:刀具在刀盘上的正确安装和可靠固定,是刀具正常工作的基本保证.TB880E型掘进机在秦岭隧道南口的掘进中常发生刀具松动,丧失破岩功能的现象.本文就避免刀具松动的几项有效措施作了总结归纳,供同行参考.
2002, 19(1):53-54.
摘要:给出线性方程anxn+an-1xn-1+…+a1x1=b的解的个数的一个算法和程序.
2002, 19(1):55-57.
摘要:本文给出了n阶图的符号边控制数的上界,并提出了相关的若干问题和猜想.
JIANG Zheng tao , YUAN Ping zhi(.Research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Changsha , China)
2002, 19(1):58-61.
摘要:Several types of matrix pairs(A,B)of GL2(C)are given when thexponential polynomial equation Am-ζBn is singular.
2002, 19(1):62-63.
摘要:本文对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2-辛基-5-苄基四唑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经过C.H.N元素分析,IR光谱分析,MS分析对它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2002, 19(1):64-67.
摘要:介绍了应用化学的发展简史,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如何在应用化学专业中应用素质教育,结合素质教育的特点,综述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
2002, 19(1):68-70.
摘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践中都存在着诸多争议.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如果中央银行要想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前提是要提高其承诺的可信度.本文首先回顾了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争论,接着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央银行承诺的可靠性为什么重要.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央银行可信度的建议.
2002, 19(1):71-73.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指日可待,许多国内大型企业已发展成跨国公司,中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大流,这不可避免涉及境外子公司报表折算问题.本文在对目前我国所采用的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构建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的新方法.
2002, 19(1):74-77.
摘要:从统计创新工程的基础工作———统计教育创新为切入点,阐述了统计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并对建立统计教育创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开展统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考试方式创新以及统计教育创新的保证措施等几个主要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2002, 19(1):78-80.
摘要:企业的产权安排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对产权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主要侧重于物质资本产权,人力资本产权却受到了长久的忽视.由于科技的发展,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稀缺性明显增强,人力资本产权的地位不断上升,企业产权制度必然要经历从物质资本产权到人力资本产权的演变过程.
2002, 19(1):81-84.
摘要:首先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情况,以详实的数据论证了民营科技企业的高成长性;接着阐明了民营科技企业的优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最后得出结论:要创造活力,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2002, 19(1):85-87.
摘要:女性人才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为女性人才带来的机遇,重点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女性人才开发的途径
2002, 19(1):88-90.
摘要:依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和“三个代表”讲话的要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在论述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和必然性的基础上,重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要求.
2002, 19(1):91-93.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科学发现是非逻辑的,最近陈省身教授提出“科学最坏的是有计划,最好的科学是没有计划的,是发现出来的”观点.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科学发现具有逻辑依赖性.它表现在:人们原有知识和探索活动是制约灵感产生的逻辑基础;抓住机遇受理解力和思维方式的制约;灵感、直觉、顿悟到科学发现的完成要靠逻辑活动来实现.
2002, 19(1):94-96.
摘要:一个国家的社会治理方式必然取决于其历史背景和国情.在中国,由于传统伦理法文化的特殊性,由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纯粹的法治并不完全适用,而只能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德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治国能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制度化、法制化.
2002, 19(1):97-99.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等,对江西省教练员素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教练员队伍在总量、和运动员的比率、运动员的质量、显差于山东、湖南两省.突出项目设置与布局,加强科研力量,注重教练员培训,适当引进体育院系高材生、高水平教练员等是提高江西运动水平的最重要途径.
2002, 19(1):100-102.
摘要:文学的本质问题涉及到如何能够用语言表达情感.语言与情感的关系是基础性的,但至今却还没有定论.从语言的产生看,语言作为工具与情感并不匹配,从语言的发展看,语言正在适应表达情感的需要,改变着和丰富着自己的形式、知已,就是弄清语言本身的不适,知彼,就是要了解语言适应情感的程度,这是本文的出发点,最终目的是要驾驭语言,建立现代的文学表现意识,同时也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文学语言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