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3, 20(3):1-3.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术界提出了一些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但是这些模式都忽略了对其自身可行性的研究,本文从确认、计量、报告、制度障碍和完整性五个方面分析了这些模式在可行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期引起人们对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可行性研究的重视.
2003, 20(3):4-7.
摘要:从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和网络经济的出现为背景,阐述了网络统计的产生,并结合统计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介绍了网络统计学的基本框架.
2003, 20(3):8-11.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适应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必须对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定额+取费的传统的计价办法进行改革,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本文阐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特点,工程量清单价格的构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审定,以及如何规范评标、防止低于成本投标报价,加强合同价和工程款支付的管理、做好新老计价模式的过渡等问题.对我省建设行业学习十六大精神,贯彻建设部107号部长令,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国际接轨,适应"江西在中国中部崛起"的建设需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2003, 20(3):12-15.
摘要: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在铁道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预算单位主要是所属文教、科研等事业性单位,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是一种更适合铁路预算单位资金集中支付的方式.
2003, 20(3):16-19.
摘要:介绍了网络会计特点,同时具体分析了网络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技术风险、理论风险、业务风险和管理风险,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对策.
2003, 20(3):20-23.
摘要:从审计角度列举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关防范对策与措施.
2003, 20(3):24-26.
摘要:"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对市场经济中人的基本行为特征的一种理论抽象.由此引出一个"经济人的灵魂"的内容,即强调法律和制度对"自利"的"经济人"行为的约束.回顾过去道德建设的实践,主要的问题恰恰是出在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和约束的问题上,特别是忽视了对个体行为的制度的"硬"约束.所以,当前加强道德建设必须要把社会道德规范制度化,通过制度及制度实施的过程来施加对"经济人"行为的强制性导向作用.
2003, 20(3):31-34.
摘要:当前,我国独立审计行业危机四伏,执业质量倍受社会各界的质疑.本文拟从审计目标、审计风险、质量控制、职业道德等方面阐述如何改善民间审计行业的现状提高审计质量,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发展步伐.
2003, 20(3):35-36.
摘要: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外国金融机构的介入给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带来的影响,针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状况,从市场环境、业务创新、政策扶持三个方面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思路提出建议.
2003, 20(3):37-40.
摘要:我国进入WTO之后,以中资银行业的现状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形势非常严峻.本文实事求是地分析对比了中资与外资银行的各自优势及其竞争焦点,从实际出发提出可操作的十个方面的对策.同时,提出了五个方面具有参考价值的设想,以促使中资银行业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2003, 20(3):41-44.
摘要:将在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按生产要素分配区别的基础上,思考社会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3, 20(3):45-47.
摘要:随着上证180指数的推出,打开了指数基金发展的空间,在我国尚未推出指数期货作为指数基金的风险控制工具的情况下,指数基金的风险预测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基于VAR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预测方法,并且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局限性做了说明.
2003, 20(3):48-52.
摘要:信息产品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省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本文中作者详细分析了我省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揭示了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我省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2003, 20(3):53-56.
摘要: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大力加强环境保护,这一点已形成共识.但我们不能只用科学技术去解决污染,还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措施,实施环境会计就是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从环境会计产生的社会原因入手,阐述了环境会计的定义、背景及主要特征,通过对中国具体国情的考察和分析,全面阐述了在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会计的具体会计处理和建立途径提出了一些大胆的设想和建议.文章的最后,对环境会计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些初步预测和前景展望.
2003, 20(3):57-59.
摘要:组织结构是企业对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和协调合作的方式,是配合管理当局实现其目标的手段,因而,一定的管理方式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功能上与之相匹配.本文从分析传统组织结构在知识管理面前的功能缺陷入手,提出"企业团队"的引入能够弥补这些缺陷,实现与知识管理的功能匹配.
2003, 20(3):60-62.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为了进行经济决策,必然需要利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各种信息,包括表内信息和表外信息.本文主要对我国表外披露发展的动因、表外披露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应提高对表外披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我国表外披露的规范与监督.
2003, 20(3):63-66.
摘要:试图从新经济全面辐射的角度,剖析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各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试图从中探讨东、西部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赢模式.
2003, 20(3):67-69.
摘要:战略的制定能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规避风险.在新形式下旅行社的战略定位应找准市场定位,谨慎评估战略实施方案,发挥企业竞争优势.
2003, 20(3):70-72.
摘要:可持续发展观有着深刻的道德底蕴.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人类在选择合理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道德追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质;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代际与人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
2003, 20(3):73-75.
摘要:当前,对于未成年学生受侵害时学校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颇多争议,其核心问题为学校究竟是不是学生监护人.让学校成为学生的监护人既有违法理、法规,也与我国的现实情况不相适应.学校是学生的管理者,应当承担管理责任,其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和公平原则.
2003, 20(3):76-79.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高校德育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因此,积极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高校德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本文试图从经济全球化对高校德育的挑战主要表现入手,谈谈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如何重新认识高校德育的含义和地位及如何积极面对.
2003, 20(3):80-83.
摘要:尽管各国法律和学者都一致认为善意是行为人的内在心理活动状况,但在具体标准的设置上,其立法和学理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本文从善意的理论含义、善意的实践标准、善意的举证责任三方面试分析了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标准.
2003, 20(3):84-87.
摘要:尽管中国部分学者和业内人士对独立董事的引入持否定观点,但笔者认为,中国目前上市公司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现状为引进独立董事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笔者呼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需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同时建议加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2003, 20(3):88-90.
摘要:股票期权制度是国外股份有限公司用来长期激励经营者的工具.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要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股票期权制度,必须克服制度自身缺陷和法律障碍.
2003, 20(3):91-94.
摘要:家庭因素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对人格究竟有哪些影响?其影响力有多大?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对江西省某高校的204名大学生进行随机化抽样调查,问卷是由基本家庭情况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注1)组成.基本家庭情况是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婚姻、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的人格因素主要指心理健康水平及学生成就水平(注2).调查对象为大一年级学生,男生为112人,女生为92人.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养方式、父母婚姻、经济状况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学业成就水平则与家庭各因素不存在任何相关,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这对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将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2003, 20(3):95-97.
摘要:"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是我们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就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剖析和行为分析工作,与"问题学生"展开平等的人格对话,选好"突破口",时刻注意发现"问题学生"的细微变化,紧跟时代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2003, 20(3):98-101.
摘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了大学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以及管理机制的改革思路.
2003, 20(3):102-104.
摘要:系统地分析了高等职业学校(院)在校学生的文化成绩形成背景.指出现在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十分悬殊,给教师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分析了现行的部分教材不适合高职学生使用之后,提出了几点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意见.同时还指出,有关部门不应该过分地降低高等职业学校(院)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以免影响教学质量.
2003, 20(3):105-106.
摘要:探讨了适应"入世"要求的创新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实施方法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实例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看法.
2003, 20(3):107-110.
摘要:人际交往与沟通,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影响大学生正常人际沟通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正常人际沟通造成的冲击,列举了三个方面的典型性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三条应对措施.
2003, 20(3):111-11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等,对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校体育教师在50岁年龄段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断层,教师状况的显著特点是高学历者、正高职称者比例较低.大力引进博士、硕士,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学位优化教授队伍结构,注重多从外校引进高水平的教师是提高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水平的最重要途径.
2003, 20(3):114-116.
摘要:在高校提倡学生"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在实行学生"三自"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03, 20(3):117-120.
摘要:分析了一般工科院校面临的困境,阐述了网络虚拟大学的优势和特点,并提出了传统大学如何应对网络虚拟大学挑战的一系列措施.
2003, 20(3):121-12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产业的日益发展和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日趋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信息的传播者和"守门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由此,笔者想对科技期刊编辑如何结合编辑工作实践,树立和强化版权意识,学习和掌握版权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知法、守法、护法的编辑谈一些认识.
2003, 20(3):124-127.
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特征入手,通过对《诗经》中部分篇章的思考与领会,揭示了《诗经》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反映了这一经典巨著与中国文化主体内涵、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与思维模式等各方面的紧密联系,从文化学的角度赋予《诗经》以新的研究领域.
2003, 20(3):128-130.
摘要:理论界一般认为,人类主要通过抽象逻辑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本文观点与此不同之处是:形象思维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更为重要的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认识与发现作用、解题作用与创造性.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产生创新思想,引发科学发现;形象思维协助逻辑思维完成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