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6, 23(5):1-3.
摘要:通过测试分析研究了由碎石、陶粒、石英砂3种不同基质构建的潜流式人工湿地运行初期对N、P的去除效果.实验采用连续流进水方式,水力负荷控制在4.95~8.25cm/d,实验结果表明碎石为基质的单元对N、P去除效果最好,陶粒单元次之,石英砂单元效果较差.对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4%、83.24%和71.02%;对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48.68%和39.34%;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59.48%、42.65%、30.26%.结果还表明,填料在湿地除磷方面起主要作用,选择基质对除磷非常重要;填料对氮的去除也有较大影响.
2006, 23(5):4-8.
摘要:综合评述了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表面特征,硫酸盐侵蚀破坏的几种类型,影响硫酸盐侵蚀的内外因及硫酸盐侵蚀破坏的机理,研究表明硫酸盐侵蚀是属于结晶型侵蚀.并提出了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判定指标和防止或减轻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几种方法.
2006, 23(5):9-11.
摘要:介绍了混凝工艺新技术—涡流反应器及其混凝机理,涡流反应器应用于即墨市自来水公司市南水厂水力循环澄清池技术改造中,处理规模由10 000m3/d提高到15 000m3/d,澄清池出水浊度低于3NTU,经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后出水浊度在1 NTU以下.
2006, 23(5):12-15.
摘要:在泰赣高速公路k203k215段,通过调研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高边坡是全风化花岗岩坡体,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全风化花岗岩坡体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应用FLAC3D软件对边坡进行反复试算,建立了临界状态全风化花岗岩坡体模型,并确定了临界坡角约为60°,从而可以对全风化花岗岩坡体破坏的判断提供参考,对全风化花岗岩边坡的支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6, 23(5):16-19.
摘要:深入研究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是该类结构的基础.文章结合已有文献中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试验,采用ANSYS软件分析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混凝土采用考虑钢管约束效应的本构关系,钢材采用双线形随动强化模型,采用ANSYS(APDL)编制命令流,并结合数值方法对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柱的荷载-变形关系的分析.显示AN-SYS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以及数值计算吻合较好.
2006, 23(5):20-23.
摘要:采用三维粘性、等熵、可压缩、非定常流的Navier-Stokes方程,用有限体积法进行区域离散,对高速列车通过设置有横通道的隧道时所引起的出口微压波进行模拟.研究表明,横通道能降低隧道内的空气压力,其位置和断面大小都对出口微压波有重要影响.
2006, 23(5):24-26.
摘要:位于京沪线上的南京长江大桥系该线贯通大江南北的主要咽喉.由于其轨道结构的差异,相应的轨道几何状态变化是不一样的.本文采用不平顺幅值和功率谱相对比的方法,综合分析大桥在重载快速行车条件下的轨道几何状态变化规律,为合理制定相应的养修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
2006, 23(5):27-30.
摘要:昔格达岩层属于极软岩类,现行各规范对极软岩中的桩基未有明确完整的计算方法,这给在昔格达岩层中桩基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了现行桩基承载力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考虑昔格达岩层中灌注桩的承载特性,结合室内试验及该岩层中灌注桩的现场静载试验资料,提出了按土层中的摩擦桩来计算昔格达岩层中灌注桩承载力的计算模式,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验证,此计算方法可用于昔格达岩层中灌注桩承载力的计算.
2006, 23(5):31-33.
摘要:主楼桩基按照桩端持力层起伏变化选用不同桩长的人工挖孔桩,进入强风化岩,有效发挥桩身强度,控制绝对沉降,解决了主楼与裙房不设沉降缝的问题.针对结构平面中间部位凹口较大,采取了在凹口处增设楼板,计算时薄弱部位设为弹性楼板的措施,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2006, 23(5):34-37.
摘要:以某在建昔格达填料路堤试验段为原型,进行了6组离心模型试验.通过测定模型顶面的沉降、模型内部的水平和竖向土压力,对高填方路堤中土工格栅的加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土工格栅对高填方路堤的影响及作用,为昔格达填料路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2006, 23(5):38-40.
摘要:主要介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的模板支撑与荷载传递、钢筋的连接与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技术措施.
2006, 23(5):41-43.
摘要: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发展表现出动力不足的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城镇自身发展潜力,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
2006, 23(5):44-47.
摘要:“非法挂靠”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但由于法制的不健全以及执法不严,如今建筑市场中“非法挂靠”现象严重,它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的质量,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危及人民生活的安全.文章就此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2006, 23(5):48-50.
摘要: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发扬城市的特色是当前的一大难题和热点.文章通过对场所精神和城市特色内涵的阐述,分析了中国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特色危机”问题.以苏州为例,通过苏州在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发展重塑城市特色的经验的分析,论述了新形势下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必须维护并发扬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精神.
2006, 23(5):51-54.
摘要:主要对供水管网水质建模的定义、作用及意义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对国内外常用的一些管网模型软件作了简单介绍,提出目前国内水司应重点加强对管网优化投氯水质模型的研究,最后对供水管网水质模型应用前景作了一些展望.
2006, 23(5):55-57.
摘要:分析了我国当前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说明了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技术的重要性.在对比两种传统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灰色模型在交通事故预测中的优越性,并构建GM(1,1)对道路交通事故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证明是可信的.
2006, 23(5):58-62.
摘要:轨道动态几何形位直接对行车安全、轮轨作用力、车辆振动产生影响.轨道动态几何形位的变化与众多因素相关.轨道刚度变化同时影响着轮轨动荷载和轨道动态几何形位的变化.将沪宁线轨检车实测动态不平顺输入动力仿真软件,分别计算不同垂向和横向刚度时的轮轨动轮载和钢轨的垂向、横向动位移,并改变车辆速度和输入不平顺的大小,分析轨道不平顺、轮轨动荷载和钢轨动位移之间的关系.利用正态分布的原则统计不同状态下动轮载和动位移的最大值,分析对比钢轨动态变形和轮轨动荷载随刚度和速度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合理的轨道刚度取值范围,并分析了初始不平顺大小对轨道动态位移的影响.
2006, 23(5):63-65.
摘要:针对单机场地面等待问题,根据我国民航系统的实际情况,将天气情况不确定加入到目标函数中,将天气情况不确定导致的航班价值,空中和地面延迟以及总延迟的损耗作为输入,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得出衡量优化的地面等待策略的系统参数,对航班执行地面等待策略,提出了考虑天气因素的单机场动态随机模型,并研究了其实现方法.
2006, 23(5):66-69.
摘要:研究显微图像中各连通域的几何特征计算和统计分析技术,主要通过对细胞面积、周长、外接矩形及不变矩等的计算形成对细胞组织综合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并在实际系统开发中得到验证.
2006, 23(5):70-74.
摘要:围绕人脸识别问题对人脸特征提取及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有:运用灰度投影提取出在简单背景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归一化操作;以类间散布矩阵作为产生矩阵,通过K-L变换降维并提取出代数特征,为了减少计算量,运用了奇异值分解,最后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分类对图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对人脸姿态,表情,光照等都具有一定的免疫性.
2006, 23(5):75-78.
摘要:在新型智能仪器仪表中,功能强大但资源消耗较小的微型Linux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以主机/目标板为开发模式,介绍了裁减系统内核、构建根文件系统和设置引导装入器等过程.并根据仪器仪表的具体情况,在构建微型Linux过程中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2006, 23(5):79-82.
摘要: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本文重点分析了高维度数据的自动子空间聚类算法(CLIQUE)及其各类改进算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展望.
2006, 23(5):83-85.
摘要:通过分析校园网中信息发布系统处理数据的对象关系,建立系统的关系模型.系统实现了基于ACL的访问控制,支持部门、用户、群组及用户访问权限的动态配置与管理.群组消息在进行Web信息发布的同时,也提供了短信支持.
2006, 23(5):86-89.
摘要:以Internet为媒介进行控制信息的传送,是远程控制发展的重要趋势,而Internet传输时延的不确定性,使得这样的远程控制信息闭环控制系统难以实现.在实际测量网络时延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滑动模型和样条原理,采用滑模均值代替滑模的常规输入值,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了网络时延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并预测该测量数据所代表的网络路径之间的时延特性,并能在基于Internet的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有效地替代实际网络进行研究;而所用的建模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能用于在线学习网络模型并对网络的时延值进行预测,为基于Internet的远程闭环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6, 23(5):90-93.
摘要:提出了一种分析电感器绕组分布电容的解析方法.采用该解析法对电感器基本结构单元的分布电容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感器分布电容的模型.该模型用于几种电感器结构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最后给出了实验和理论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2006, 23(5):94-97.
摘要:介绍了矩阵变换器(MC)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单相矩阵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拓扑结构及推导过程,并基于Simulink进行仿真研究.以此来证明这种变换器的优点.通过仿真结果,发现这种交-交变换器具有输出频率连续可调、输出电压波形存在畸变,但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输入输出电流较接近正弦波等优点,发展前景大,值得进一步研究.
2006, 23(5):98-101.
摘要:简要介绍了EJB和CORBA规范,剖析了EJB和CORBA的互操作技术及其映射规范,详细描述了实现两者互操作的过程.为方便读者了解EJB和CORBA互操作技术,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
2006, 23(5):102-104.
摘要:提出了将人脸图像的小波分解和线性判别分析结合以达到人脸识别的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作小波分解,并将分解后的低频系数进行线性判别分析进一步降低人脸特征向量的维数,最后利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正确识别率高于传统的特征脸识别方法.
2006, 23(5):105-108.
摘要:针对6KV/2.5KW的高压变频器散热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在对高压变频器散热系统提出总体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对散热器的设计和选择来对高压变频器主要器件(如:IGCT,二极管等)进行散热方面的保护.而后,对风机和风道进行设计,并通过气体体积流量数据证明散热系统能够满足高压变频器运行的需要.
2006, 23(5):109-111.
摘要:网格的资源管理在网格计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介绍了移动agent技术,以及网格资源管理模型应具备的特征,最后提出基于移动agent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来解决网格中资源管理,作业调度,负载平衡的问题.
2006, 23(5):112-114.
摘要:首先分析了智能天线在CDMA系统中应用,理论分析了通过空间特征向量来对其实现“零陷”,提出采用压低基站的上行干扰提升系统的性能的新算法,实验仿真显示:该算法通过空域滤波,能够显著提高系统性能.
2006, 23(5):115-118.
摘要:分析比较了基于时变参数自回归模型(TVAR)时频分析方法与基于非参数模型的典型传统时频分析方法———STFT、CWD对非平稳信号进行分析时的时频性能和特点,TVAR方法得出的时频图具有分辨率高、无交叉干扰项以及计算速度快等优点.基于TVAR分析了从转子实验台上采集的加速过程无故障及故障状态下的振动信号,分析结果有效地揭示了变速非平稳过程转子振动信号的特性和故障特征.仿真和实验都证明TVAR非常适用于旋转机械非平稳振动信号分析.
2006, 23(5):119-121.
摘要:虚拟仪器(VI)是计算机技术和传统的仪器仪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LabVIEW是一个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本文根据相关法测量相位差的原理,阐明了运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虚拟相位差仪的方法.
2006, 23(5):122-124.
摘要:以机车牵引电动机滚动轴承为例,分析了滚动轴承最佳游隙选择原则、影响轴承游隙的主要因素等,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得到滚动轴承的游隙.
2006, 23(5):125-127.
摘要:汽车稳态转向特性是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综合运用仿真和试验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转向梯形断开点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向梯形断开点高度位置直接决定着车轮前束角随车轮跳动量的变化特性,所提出转向梯形断开点优化方案能极大地改善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和降低轮胎磨损,同时不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其它评价指标的产生不良影响.
2006, 23(5):128-129.
摘要:A.Kotzig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任意正则自补图G,是否存在G的一个自补置换s,s是{1,4,4,...,4}型,定理1否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2006, 23(5):130-132.
摘要:证明了若连通图G是1-哈密顿图(有含k(k 2)个圈的2-因子、点泛圈可序的、有两个边不交的哈密顿圈、泛连通的),那么L(G)也是1-哈密顿图(有含k(k 2)个圈的2-因子、点泛圈可序的、有两个边不交的哈密顿圈、泛连通的).
2006, 23(5):133-135.
摘要:对一个正常的全染色满足相邻点的点及其关联边染色的色集不同时,称为邻点可区别全染色,其所用最少染色数称为邻点可区别全色数.本文得到了路Pm与星Sn的联图Pm∨Sn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
2006, 23(5):136-138.
摘要:第一部分在[3]中张量积的定义下证明了投射半模的张量积仍是投射的;第二部分在文献[4]正合列的定义下建立了投射半模与函子正合列的等价条件.
2006, 23(5):139-141.
摘要:利用kuroki在文[9]中的结论,研究了富足半群上的模糊理想,得到了富足半群上模糊理想的一些性质,最后,通过举例,证明了富足半群在非正则的情形下,其上的模糊理想所具有的好性质.
2006, 23(5):142-145.
摘要:提出了CIMA系统的一种参数格子波尔兹曼模型,可从参数模型上导回了CIMA系统方程.在模型中,松弛因子可根据引入的参数确定,增加了计算的灵活性.对于CIMA系统的多种斑图,本文选用不同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斑图图像.
2006, 23(5):146-148.
摘要:ZnO本身具有许多优点,其纳米材料对比于其他纳米材料有更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ZnO纳米结构的制备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此文阐述了ZnO纳米材料近年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关于ZnO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生长机理、表面形貌以及发展前景.
2006, 23(5):149-152.
摘要: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体系的反磁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维模型下,随着软磁层厚度的改变,体系的反磁化过程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形式;硬磁层主要是通过形核的畴壁移动来实现其反磁化过程的.且硬磁层的磁化反转形式不仅与软磁层的尺寸密切相关而且与硬磁层的厚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2006, 23(5):153-155.
摘要:对一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歧化反应的载体和反应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使用NaAlCl4催化剂有较好的效果,其中ZSM-5载体最好.在鼓泡式反应工艺和蒸发式反应工艺中,后者较好.
2006, 23(5):156-158.
摘要:在战略并购中,定价决策和并购时机是两大核心问题,而并购时机对最终交易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期权博弈理论与方法可以建立动态环境中的并购时机模型.在规模经济动因下,并购剩余与产品市场需求正相关,并购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紧密相连;并购时机与协同效应的大小负相关,较高的并购成本和产品价格不确定性将延迟并购.
2006, 23(5):165-169.
摘要: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的推进,需要建立一套评价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授权等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财务状况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授权等级水平评价正好可以反映这一要求.在此基础上,应用EAHP方法求解模型,得到结果比一般的方法具有更高度可信度.从而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授权等级水平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2006, 23(5):170-172.
摘要:针对既呈趋势性,又呈波动性的时间序列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失真数据的修正的改进型灰色-RBF网络预测模型及算法.即用改进型灰色模型提取趋势性因素,用神经网络处理波动性因素,另尝试性的提出还须排除异常干扰因素,即查找和修正序列的异常数据.并以南昌铁路车站旅客发送量预测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收到很好的预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