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7, 24(1):1-6.
摘要:通过分析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存在的非限定缺陷以及由此造成的工程问题,提出了一个基本能合理表征围护结构传热及节能特征的参量,即围护结构热阻,它完全避免了由外环境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设计和检测中的不一致性问题.同时对K值、K限值以及特征值R值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表述.
2007, 24(1):7-10.
摘要:通过对武九客运专线盛洪卿隧道施工现场监测资料的研究,结合数值分析论证了该隧道河侧采取回填反压变更设计的科学性,并探讨了隧道施工监测的新方法.指出隧道施工监测对于隧道施工质量的提高和运营安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7, 24(1):11-14.
摘要:人工湿地是根据生态学原理产生的一项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其独到的特点和优势.在重视生态保护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工湿地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潜流人工湿地已在世界各国研究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分类,研究进展、发展趋势以及对人工湿地的展望.
2007, 24(1):15-18.
摘要:行进中的坦克、装甲车或航行中的舰、艇向目标射击时由于受路面或海浪的环境激励发生随机振动,导致炮弹或枪弹的出口速度发生随机变化,影响射击的命中率.本文假定:运动物体采用线性系统模型;垂直振动的速度远小于弹体的出口速度;文中讨论了射击偏差及若干提高射击命中率的分析方法.
2007, 24(1):19-21.
摘要:在大量国内外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回归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强度承载力和长柱稳定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该公式计算简单,物理概念明确,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07, 24(1):22-26.
摘要:对进行土-结构相互作用大比例模型试验的成层土场地,在获取各层土动力特性指标的基础上,土体采用等效线性模型,进行了不同加速度峰值和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输入下的场地三维有限元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场地土的地震放大效应和地基的滤波效应,为进一步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2007, 24(1):27-31.
摘要:基于传统的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提出了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的概念,剖析了城市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的内涵,总结了当前城市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探讨了雨水利用的生态效应,为城市雨水科学、合理利用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2007, 24(1):32-34.
摘要:温度差异是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发生翻浆的一个重要因子。通过建立的冻土路基温度场的控制方程,建立计算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首先模拟气候因素变化过程,得到不同时期冻土路基温度场分布,温度场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路基冻结锋面的迁移,从而分析了关键点的温度差异。提出了将换填部分冻结土与阻断水分迁移路径的抗浆结构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设想,这对进一步研究路基翻浆的治理技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007, 24(1):35-39.
摘要:依据振动理论和欧拉-贝努利梁假设,推导了简支梁在移动车轮加簧上质量模型、四分之一车模型和二分之一车模型3种不同车辆模型与桥梁系统竖向振动微分方程.采用模态叠加的离散化方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变系数常微分方程,并将微分方程数值积分的Runge-kuntta方法引入到该时变系统的振动响应中来.结果表明,3种车辆模型都可以反映出移动荷载作用下车桥耦合振动的总体规律,但考虑车体刚度的影响更能体现车桥耦合振动的真实性.
2007, 24(1):40-43.
摘要:针对砖混房屋整体式外套框架加层中新旧结构之间作用不明确,计算模型不清晰的问题,在分析大量相关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外套框架结构对原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作用应按体外构造柱考虑,并分析了外套框架结构和既有砖混结构各自最不利内力阶段,以此作为控制结构设计的依据.本文提出,采用外套框架和抗震墙各自弹性抗侧刚度,计算结构总地震作用和层间剪力,并按其各自弹性抗侧刚度比分配地震剪力,作为既有砖混结构抗震加固验算的依据;按框架弹性刚度和抗震墙经刚度折减后的刚度比分配楼层地震剪力作为外套结构的抗震设计依据.
2007, 24(1):44-46.
摘要:根据瞬态瑞雷波的传播特性和测试原理,使用振动及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采集分析了测试工点的瑞雷波信号,并得到了测试工点的地层分布情况和各层的物理特性.
2007, 24(1):47-48.
摘要:提出了采用无极绳天线吊装拱肋钢管,然后利用拱肋为支撑吊装横梁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吊装新方案.并结合实例证明采用此种方案吊装,可以减少吊装重量,节省吊装费用.
2007, 24(1):53-56.
摘要:城市交通信号的在线控制可以归结为复杂动态环境下的优化问题,因此其配时算法要求具有快速的环境适应能力.生物免疫系统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能够快速产生抗体,在变化的环境中体现出强大的优化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借鉴免疫机理提出的免疫算法在用于求解复杂动态环境下优化问题时能够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将免疫算法用于城市交通信号配时的在线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获得较好交通流实时控制效果.
2007, 24(1):57-59.
摘要:微型扑翼飞行器(FMAV)作为一种新概念的航空器,有着广泛的功能和用途,已经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综述了国内外对微型扑翼飞行器的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讨论了目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并为微型扑翼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2007, 24(1):60-6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对停车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成为解决停车问题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基于ITS系统的发展,运用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能有效的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并能减少车辆停车时的无谓绕行,缓解交通拥堵.本文结合设计经验对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设计和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2007, 24(1):63-66.
摘要:教学课件各种信息成分的组织与关联是网络教学系统集成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给出了基于知识点的课件内容关联设计的实现.该平台支持多种教学方式,提供了灵活的设置以满足教学中的动态管理.
2007, 24(1):67-70.
摘要:WEB数据挖掘的关键是设计智能、高效的网络机器人.详细分析了面向URL的网络机器人的工作流程及实现它的关键技术,提出用多个队列管理URL列表,且队列元素按文档相关性高低排序,并行高速地下载网页.此外,在文档相关性计算中设计了一个可收敛的迭代阈值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相关度阈值设定的随意性.
2007, 24(1):71-75.
摘要:介绍了三种流行的开源框架技术:Struts、Spring、Hibernate,描述了将这三种框架技术整合应用到信息发布系统的方法.即用Struts来架构表示层,用Spring来架构业务层,而用Hibernate架构持久层,从而提高了应用系统代码的复用性、及开发效率,使系统易于维护.
2007, 24(1):76-78.
摘要:AutoCA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绘图软件之一,用户在使用该软件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对设计知识进行方便有效的管理,不仅能快速的查询各类设计知识,同时也能及时的存储用户在设计过程中所得到的设计经验和教训等.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本文提出了面向AutoCAD实现设计知识管理的方法,采用集成于AutoCAD环境中的VBA技术以及数据库知识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开发.
2007, 24(1):79-81.
摘要:应用SG3525PWM控制器、采用单端反激式变换器,设计制作了一种高压开关电源,并对该电源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所采用的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实际应用表明,此高压开关电源具有稳定性好、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要求高电压、低电流的小型电源系统中.
2007, 24(1):82-84.
摘要:随着供应链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多层次结构和外部环境因素使得供应链系统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应用蚁群算法对供应链中系统脆性分析可寻找供应链系统脆性因子的最佳路径.
2007, 24(1):85-88.
摘要:基于噪声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噪声的存在导致图像的某些特征细节不能被辨识,图像信噪比下降.本文将小波阈值去噪与维纳滤波结合起来,在小波域进行维纳滤波.设计了双小波基维纳滤波器,采用两路小波变换,对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小波域去噪方法相比其他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和较高的信噪比.
2007, 24(1):89-92.
摘要: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企业的自身利益和服务质量,也影响到整个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济阳县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讨论了基于MVC模式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开发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2007, 24(1):93-96.
摘要:分析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一种基于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编写S函数来实现异步电机磁链扇区的判断和逆变器开关矢量的选择,以及利用Simpowersystems基本模块库来实现功率部分的仿真.实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7, 24(1):97-100.
摘要:磁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气动伺服系统具有阻尼率高,可控性好等优点.基于自行搭建的实验平台,针对磁流变液气动伺服系统中所出现的非线性现象,可重复性低等固有问题,分析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或实验加以验证.
2007, 24(1):101-104.
摘要:介绍了一种有效的利用图像梯度信息的Hough变换方法——梯度Hough变换(GHT).详细讨论了梯度的求取、GHT的详细算法,讨论了GHT算法和直接累加Hough变换算法的区别及改进之处.
2007, 24(1):105-107.
摘要:改进后的遗传算法通过二次演化能够有效地避免算法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陷.这里采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来对磁悬浮轴承控制器中的PID参数进行了整定,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整定效果.
2007, 24(1):108-111.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人造宝石刚玉晶体材料微孔激光加工工艺参数中激光脉冲的能量、脉冲宽度、离焦量、脉冲激光的重复频率对微孔直径和孔深的影响,确定了微孔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的有效匹配组合方法.
2007, 24(1):112-116.
摘要:提出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策略用于变阻尼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控制,通过仿真研究表明变阻尼半主动悬架能较好地改善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且不使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恶化,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用于变阻尼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2007, 24(1):117-119.
摘要:令a[1],a[2],…,a[n]是1,2,…,n的一个置换(排列),对任意i,j比较a[i],a[j]可计算出置换的逆序数,根据逆序数的奇偶性就得到置换的奇偶性.这要进行n(n-1)/2次比较,时间复杂度是O(n2).本文给出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两种算法:将置换表示为不相交的轮换的积来计算和归并排序的方法来计算.
2007, 24(1):129-132.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算法(M-SVR),给出了定义在超球上的损失函数,并将训练SVM的问题转化为迭代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在求解过程中采用边计算边使矩阵降阶的办法,使得在求解的同时找到了支持向量.实验结果表明:M-SVR算法与SVR算法相比,支持向量明显减少,并且具有更好的整体预测精度和抗噪性能.
2007, 24(1):133-135.
摘要:引入了序非扩张算子的概念,并研究了这种算子不动点的存在问题,得到了几个不动点定理.
2007, 24(1):136-141.
摘要:中国、印度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公元前后一千多年,数学研究皆有出色表现,其成果不少早于欧洲诸国几百年、上千年.12世纪后,由于异族入侵,印度数学衰败了.14世纪中叶,中国数学攀上研究高峰后也逐渐停滞了.两个大国近代常遭异族侵略,经过各自长期奋斗,20世纪中叶取得新生,数学发展进入新时期后,从整体上看,两个大国数学研究旗鼓相当,各有所长.但与先进国系数学发展相比差距仍大,两国规划倾力创新,期与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2007, 24(1):142-144.
摘要:应用三角形一个重要的基本不等式,证明了有关三角形内角平分线之和的一个猜想不等式:设wa,wb,wc与s分别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和半周长,R,r分别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则(wa+wb+wc)2s2+102Rr/5+66r2/5.指出了一个相关的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007, 24(1):145-148.
摘要:提出了使用最大化最小概率机器回归MPMR方法进行混沌时间序列的全局预测,在分析最大化最小概率机器MPM及用于回归的原理的基础上,MPMR方法被用于Mackey-Glass混沌时间序列多步预测.在对该序列进行1至20步的预测中,MPMR方法较局步加权线性回归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核函数形状参数及回归管道宽度ε的选取将直接影响MPMR回归技术的系统性能,试验中我们使用了交叉验证的方法确定这两个参数值.试验证明,核函数形状参数和回归管道宽度取值都为2和3的情况下,预测效果更为理想.
2007, 24(1):149-152.
摘要:以一组收敛速度更慢的级数∑from n=1 to ∞(1/(Π from i=0 to (k-1)(lan(i,n)lan(k,n)p))(p为常数,k∈N+,lan(i,n)=(lnln…ln)i个ln为标准,在对数判别法、Rabbe判别法和Gauss判别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类更强、更精细的审敛原则;同时随常数k的增大,该级数敛散更慢,以此为基的审敛法就越强、越细、越精,能判定敛散的级数范围也越宽,而k是可以无限增大的,使得新的判别法在理论上可以判别绝大部分级数的敛散性.
2007, 24(1):153-154.
摘要:主要得到了一个关于图的谱半径的新的上界,并举例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结果是好的.
2007, 24(1):155-158.
摘要:蚁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新型的进化优化算法,其特点是通过仿生自适应个体的局部最优性共同确定问题的整体最优解,该算法具有自学习功能和解的强搜索能力.通过研究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分析了蚁群优化算法的求解理论思想,并综合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问题,为蚁群算法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研究参考.
2007, 24(1):165-167.
摘要:利用马尔可夫骨架过程和Doob骨架过程及其极限理论,主要给出了有负顾客的M/G/1重试可修排队系统队长的极限分布.
2007, 24(1):168-172.
摘要:制备了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ZrO2-La2O3,并利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环己烯,探讨了SO42-/ZrO2-La2O3对环己醇脱水生成环己烯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La3+离子浓度、硫酸浓度、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环己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42-/ZrO2-La2O3是催化环己醇脱水生成环己烯的良好催化剂,在La3+离子浓度为0.09 mol.L-1,硫酸浓度1.0 mol.L-1,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3 hr,催化剂用量为环己醇质量的5%,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60 min,收率达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