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88, 5(1):9-15.
摘要:<正> 在航空、电站、化工以及核动力工程中,有不少结构元件是在高温、周期加载条件下工作,受到蠕变、疲劳或两者的共同作用。某些元件由于受到重量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既要设计得轻巧,又不能允许它在指定的服役期限内失效。对此类元件则不能按照传统的设计观点要求其有较大的安全系数和无限寿命。允许结构元件在每一周期加载下有一定程度的弹塑性变形并按有限寿命进行设计(一般载荷循环次数N<10~4)的此类工程力学问题谓之低周疲劳(Low Cycle Fatigue简写成LCF)问题。对此类结构元件寿命估算有早期的参数关系
1988, 5(1):16-25.
摘要:本文首先由自由振动方程及正则化条件直接导出了仅用模态参数计算复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灵敏度公式。提出了用原始结构的模态参数计算结构改变后的模态参数的灵敏度算法。建立了一种对结构进行多点动态修改的连续灵敏度优化分析方法——CSOA法。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易与各种优化方法结合,自动地寻找优化方向。最后以一个多自由度离散系统为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算法的正确性。
1988, 5(1):26-30.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对最小余能原理变分中,δσii是非完全独立的重要性,提出了正确推导和理解由最小余能原理推导欧拉方程的办法及应避免的错误。
1988, 5(1):31-38.
摘要:本文论述了污染物排放入河中后的扩散问题,着重讨论了综合横向扩散系数的表达式。
1988, 5(1):39-43.
摘要: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以生产实践获得的水中杂质对水垢结生的规律(即水中MgO/SiO2=1.0~1.6之间重量比,钙硬又在3毫克当量/升以下时)为基础,研究局部钠离子交换处理方法,並用算例,说明局部钠离子交换处理法的应用技术和效果。
1988, 5(1):44-50.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用单向法进行主轴回转精度测试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由微机及软件实现产生误差圆图象,对测试数据用正弦回归法分离测量球安装偏心分量,并用单纯形优化方法求出符合最小条件法判别准则的回转轴误差运动值。由于用微机处理测试数据,使得测试装置简单,调试、操作方便,测试结果精确可靠,还便于在生产现场进行测试和处理数据。
1988, 5(1):51-62.
摘要:本文介绍了研制铸态混合基体球墨铸铁的独特先进工艺及这种材质的特性。经生产厂家验证,用此工艺生产出的铸铁各种性能指标已达到和超过国际ISO中的500—7和国家标准GB—1348—78中的QT50—5指标,且生产成本低廉,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文章中还简述了对生产普通灰铸铁的小型工厂或车间如何改造成生产铸态混合基体铸铁技术措施,很有推广意义。
1988, 5(1):63-72.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热强钢排气阀热挤压成型模的失效分析,系统考虑了影响3Cr2W8V钢模具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从改善基体的断裂韧性及表面强韧化工艺着手,同时改善工况,由于采用新型水剂石墨润滑剂,有效地消除了早期断裂及早期压塌失效。采用了无腐蚀性有机硼化物作渗剂进行低温离子碳氮硼三元共渗,从而改善了模具的抗氧化性,热疲劳性,抗粘性及耐冲击磨损抗力,大幅度提高了模具的寿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988, 5(1):73-79.
摘要: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在煤油工作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适当种类的添加剂,对电火花成型加工有重要影响的结果,具体指出了添加剂在煤油中的合适比例、如何正确选择加工极性及工具电极材料等。按指出的方法加工,与普通的煤油加工相比,不仅可以提高工件的蚀除速度,而且能降低工具电极的损耗,甚至可以使工具电极的损耗为零。本文还就这些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1988, 5(1):80-87.
摘要:本文提出了考虑摩擦时两刚体的碰撞理论。我们通过分析碰撞中物体的运动方程,指出了碰撞过程中物体滑动方向的变化规律,从而为确定摩擦力方向和计算摩擦冲量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利用恢复系数,我们确定了碰撞中的法向冲量。当在整个碰撞过程中滑动方向保持不变时,上述理论与Whittaker的理论相吻合,而后者仅仅在这一情况下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