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5, 22(2):1-5.
摘要:通过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非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及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件之间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预应力水平对构件受弯性能的影响和作用.试验研究表明,随预应力水平的增加被加固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及抗弯刚度相应提高。
2005, 22(2):6-9,14.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道岔下面斜交大跨度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法.针对大跨度线路架空和斜交顶进施工难点,提出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
2005, 22(2):10-14.
摘要:非线性工程结构对随机载荷的动力响应分析是当前工程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利用Karman-Howarth在各向同性湍流研究中提出的方法讨论了一类非线性等直梁在随机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振动,给出了一种用于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简单而方便的近似方法。
2005, 22(2):15-17,32.
摘要:软质岩水理特性较差给对路基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软质岩所含粘土矿物成分类型及含量、崩解和软化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水对软质岩填筑路基稳定性影响程度,对类似软岩填筑路基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5, 22(2):18-21.
摘要:在VC 6.0开发平台下,应用OpenGL图形库为建筑工程中弧形结构的三维建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采用圆弧的二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表示方法,实现了圆弧墙体的绘制,并根据NURBS曲面的裁剪方法在墙体上剪切出窗口。
2005, 22(2):22-24.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板式全热交换器芯体结构,并对两种不同纸材做成的板式全热交换器芯体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表明透湿膜是一种传热传湿性能优良的全热交换器纸材。
2005, 22(2):25-28.
摘要:研究了不同深度情况下地铁车站的可行基坑支护方案,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支护方案的经济性指标,从而得出了不同深度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的优选方案。
2005, 22(2):29-32.
摘要:通过对景德镇市昌江支线Ⅰ桥系杆张拉中所采用的张拉新工艺——悬浮法的分析,介绍了悬浮法张拉的基本原理及施工要点,同时比较了普通张拉法与悬浮法张拉的优缺点,可以为同类桥梁的预应力张拉提供参考。
2005, 22(2):33-35.
摘要:分析了地铁迷流的危害及其腐蚀的原理,提出了地铁迷流的监测方法.并对地铁迷流监测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实时显示、查询、存储、超限报警和在一定条件下向智能排流柜输出控制量等功能。
2005, 22(2):36-39.
摘要:对斜拉桥拉索风雨振动中二次轴向流的产生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认为二次轴向流的产生应从三维边界层的理论出发,而二次轴向流对风雨振动的影响则认为与翼型的基底射流(base-bleed)作用机理相似。
2005, 22(2):40-42,59.
摘要:探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分析其在粉煤灰混凝土中应用的技术特点,为新型外加剂的推广提供借鉴和指导,工程实践表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刑具有水泥相容性好、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与粉煤灰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2005, 22(2):43-46.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一般均实行双控,以张拉控制应力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本文通过对后张法施工中参数k和μ的取值对理论伸长量的影响分析,提出伸长量校核的思路;对预应力筋回缩值在伸长量校核时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05, 22(2):47-49.
摘要:二灰碎石基层由于优良的路用性能而常作为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道路路面的质量和寿命.在本文中,做了一些试验,辨别是粉煤灰的活性低还是石灰质量影响试件7d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导致试件强度崩塌。
2005, 22(2):50-54.
摘要:防火墙产品的性能测试对于用户选购和正确配置防火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的防火墙性能测试系统是一种基于模拟真实环境测试防火墙产品性能的测试工具,文章对该测试系统的具体实现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2005, 22(2):55-59.
摘要:针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口令验证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HA和一次性口令验证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2005, 22(2):60-62,85.
摘要:介绍DDS原理,用VHDL语言描述,以FPGA作为硬件载体直接实现8-PSK调制,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实现8-PSK调制的相位模糊问题,提高了调制的相位精度。
2005, 22(2):63-66.
摘要:首先对数字水印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对目前比较流行的水印算法进行了分类和详细地讨论,最后指出目前水印技术存在的局限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2005, 22(2):67-70.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和CM8888双音频收发集成电路的远程控制开关.该系统通过接受电话线上的DTMF双音频信号对开关进行控制.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工作原理及技术性能。
2005, 22(2):71-73.
摘要:介绍了远程抄表系统通讯接口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了73K222AL调制解调器芯片与ATE9C51单片机及电话网络的接口电路.提出了用预告音方式来区分数据通讯与语音通讯的方法,并给出了呼叫连接过程的流程图。
2005, 22(2):74-77.
摘要: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以取得业绩的显著提升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分析BPR理论的基础上,从BPR的视点出发,讨论了BPR对ERP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原有ERP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扩展ERP系统这一概念,并讨论了扩展ERP系统的要求和特点;最后,论文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CORBA服务的CGI模型来实现扩展ERP系统数据信息的集成。
2005, 22(2):78-80.
摘要:针对现在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足,研究并开发了一个开放式MCAI平台.该平台使用数据库对媒体文件进行管理,使用ADO和OLE DB Provider连接数据库,采用TreeView控件提取数据库信息自动形成目录结构并实现平台的导航功能,用户可改变数据表结构以满足特殊要求.开发的平台界面友好,功能强,能够演示多种媒体文件,容易实现演示内容的自由切换.本文介绍的方法已经应用于实际项目的开发,效果很好。
2005, 22(2):81-85.
摘要:阐述了单元串联多电平移相式PWM电压源型变频器原理,介绍了多电平变频器的仿真建模过程,说明了脉冲模块、一个单元模块、单相模块和三相变频拖动系统的封装以及参数意义和参数设置,对于新型电力电子装置的开发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证明了单元串联多电平高压变频器谐波污染小,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出的波形好,不必采用输入谐波滤波器和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从而为生产实践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对于高压变频器的国产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5, 22(2):86-88.
摘要:对时态关联规则及其支持度和信任度进行了一般描述,推导了时态关联规则的一些增量信任度性质,这些性质在增量式设计的开采算法中,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2005, 22(2):89-94.
摘要: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是目前用于电力系统中性能最好的无功补偿装置,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核心.综述了静止同步补偿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类型、主电路结构、瞬时无功信号检测方法、控制策略,阐述了电流间接控制方法、电流直接控制方法和多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今后静止同步补偿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2005, 22(2):95-99.
摘要:对侵入图像侦测技术及其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主要讲述了对图像侵入进行判断的几种设计方法并对它们的运算效率做出比较,并用Delphi7对相应侦测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程序验证。
2005, 22(2):100-103.
摘要:粗糙集理论作为一种研究不确定性信息系统的教学工具,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经典的粗糙集理论是基于等价关系的,它在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近来不少研究成果将经典粗糙集中的等价关系的条件放宽,使粗糙集理论的应用更加广泛.文献利用集对分析研究了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粗糙集模型,本文注意到空值在信息系统中也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建立了一个比更一般性的模型,并对此模型的基本性质、算法等进行了讨论。
2005, 22(2):104-107.
摘要:首先基于S3CA510B微处理器设计串口通讯电路,并介绍了μClinux环境下串口通讯程序的编写,最后实现基于μClinux的S3CA510B嵌入式平台与PC机之间的串口通讯。
2005, 22(2):108-110.
摘要:介绍了疲劳预警驾驶装置的功能与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各模块的设计,该系统采用汇编语言开发。
2005, 22(2):111-114.
摘要:脉冲压缩技术是为了提高雷达的发现距离的同时又保证高的距离分辨率.脉冲压缩信号种类繁多,线性调频信号由于其突出优点在脉冲压缩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从脉冲压缩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线性脉冲数字压缩系统,重点阐述了CORDIC算法和FPGA在数字脉压系统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实际完成的数字脉压系统相应实验结果。
2005, 22(2):115-118.
摘要:依据模具设计与实践的经验,介绍了几种常用模具价格的综合计算方法,以及在价格计算中所应考虑到的一些因素;探讨了模具报价策略及结算方式,通过实例阐明模具报价的一般程序、方法以及技巧。
2005, 22(2):119-122.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逆向工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专门用于逆向工程的软件.本文通过对COPYCAD的介绍,展示了这些软件工作的一般步骤,总结了他们的一些共性。
2005, 22(2):123-126.
摘要: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等理论知识,建立了局部故障滚动轴承系统的振动模型,模型综合考虑轴承径向游隙、载荷分布、几何尺寸、故障脉冲序列、故障点位置等因素对振动特性的影响,以6207轴承外圈局部故障为例,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在Simulink环境下对模型进行动态仿真,仿真结果清晰的表达了故障轴承的振动特性,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今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与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2005, 22(2):127-131.
摘要:介绍一种新的六足微型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分析机器人移动的原理.该机器人基于仿生学的原理,它的结构简单,设计独特,能前进和后退.机器人的外部尺寸是:长度30毫米,宽度40毫米,高度20毫米,重6.3克.对该机器人的样机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该机器人有好机动性能。
2005, 22(2):132-135.
摘要:介绍了一次性听诊器的新型结构,以一次挤-吹成型件取代由多个零件构成的装配组件,分析解决了实现新结构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给出了批量生产的挤-吹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技巧.阐明了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对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性。
2005, 22(2):136-138.
摘要:设n≥2,R(n)表示所有n阶图的最小减控制数,本文确定了R(n)的值,即R(n)=(s-1)(4-s)/2+min{0,2-n+[s2]},其中[s2]≤n<[s+12],这里[x2]表示x个中取2个的组合数.
2005, 22(2):139-140,143.
摘要:首先自定义了点的可互换性,在此基础上证明了10点k-正则图中最大团为K5,并对k的不同取值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含有最大团K5的10点k-正则图的团覆盖数。
2005, 22(2):141-143.
摘要:定义皇冠图Gn,m为V(Gn,m)={ui|i=1,2,…,n}∪{vi|i=1,2,…,n|∪i=1 m|uij|j=1,2,…,m},E(Gn,m)={u1u2,u2u3,…u2u1}v1v2,v2v3,…vnv1}∪{u1vi|i=1,2,…,n}∪i=1^n{∪i=1^n{uijij|j=1,2,…,m}∪i=1^n{uijui(j 1|j 1,2,…|j=1,2,…,m-1}),(n≥3,m≥1)。本文得到了Gn,m的邻点可区别边色数。
2005, 22(2):144-146.
摘要:考虑建立在交叉验证准则基础上线性回归模型的选择问题.我们对原来的交叉验证准则进行改进,通过增加惩罚函数来解决交叉验证过程中模型过度拟合问题,从而提出一个新的模型选择准则.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新准则确定的模型具有强相合性并且在样本容量充分大时能得到最小的真实模型.在本文中,我们将证明新准则确定的模型在一定条件具有强相合性,并给出一般条件下模型选择准则。
2005, 22(2):147-150.
摘要:将对随机环境下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xt=(a0 a1|x1-t|^rβ … ap|xt-p|^rβ)^1/rεt(zt)进行分析,研究由其决定的迭代序列的几何遍历性。
2005, 22(2):151-152.
摘要: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能出现循环现象.为此,R.G.Bland在1976年提出了一个处理办法,本文对其作了一点改进,以使得迭代效率更高。
2005, 22(2):153-154.
摘要:讨论局部对称共形平坦伪黎曼流形的2-调和类空子流形,得到这类子流形成为极大的二个充分条件,推广了文[2]中的结论。
2005, 22(2):155-157.
摘要:给出整数运算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005, 22(2):158-160.
摘要:通过分析得出了氟化氢铵气相法合成的反应机理,由此得到了具体优化的工艺条件.通过实验得到了合格的无水氟化氢铵产品,为进一步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005, 22(2):161-164.
摘要:信号降噪是回转机械故障诊断和信号处理中的重要课题,其实现方法也多种多样,小波降噪是近来才兴起的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降噪方法,本文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小波降噪机理及其主要步骤,通过对回转机械典型故障信号的仿真分析,讨论了小波降噪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母小波类型、阀值选取策略、分解层数等,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规律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