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7(4):1-4.
摘要:采用15根模型钢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长度,不同厚度补片加固后的梁静强度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全长补片短补片长度加固效果好,随补片厚度的增加其静强度也有所增加,与未加固对比梁相比较最大静承载力提高55%;梁加固前后的刚度变化不太明显;加固后梁的延性有所降低.
2007(4):4-4.
摘要:近日接到国家科技部来文,华东交通大学雷晓燕教授的《昌九城际铁路环境振动与控制研究》获得科技部973项目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这是校史上第一个由我校教师主持且有经费资助的科技部项目.973项目属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它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新技术863项目同属国家重点支持发展项目.
2007(4):5-7.
摘要:在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UEA)和粉煤灰,采用结构自防水及无缝施工技术,针对某公司办公楼地下室,将原后浇带位置改为"膨胀加强带",带内用掺量占总胶凝材料用量12%的膨胀剂拌制的大膨胀混凝土浇筑,带间增加10~15%的水平温度筋,带的两侧分别架设孔径为5mm的钢丝网,并用立筋加固,整体结构外观质量良好,没有出现裂纹及渗漏现象,使混凝土具有结构自防水功能.
2007(4):8-12.
摘要:通过填石路堤压实与检测、稳定性分析、沉降预测三方面回顾,指出级配不能准确地反映填石材料的结构特征、不同压实检测方法相关性差、压实质量评定标准模糊、稳定分析和沉降预测参数获取方法和考虑因素简单是目前填石路堤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描述填石材料的结构特征、对各种施工工艺组合下的压实质量的检测方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定量的统一的评定标准,以及应用可靠的方法获取稳定分析和沉降预测所需要的参数,建立多场耦合作用下稳定性分析和沉降预测模型,并对各种模型的适应性进行检验是填石路堤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007(4):13-17.
摘要:结合江西省交通厅乐温高速公路SMA沥青砼路面试验段的施工,从试验检测、机械设备组合、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SMA沥青砼路面施工的工艺和方法,对以后江西高速公路SMA沥青砼路面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7(4):18-20.
摘要:详细介绍了采用压力注浆法对采空区引起的公路路基塌陷进行治理的施工情况.治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达到了规范要求,说明该种方法在治理采空区引起的公路路基塌陷是可行的.在采用压力注浆法治理公路路基塌陷时,需要通过注浆试验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选择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以及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2007(4):21-24.
摘要:在海洋恶劣环境影响因素下,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是跨海大桥寿命期内安全运营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影响跨海大桥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并提高结构耐久性的主要途径与技术对策,最后给出了东海大桥主要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钢管桩基础全寿命耐久性实用设计与施工技术概要.根据试验及使用效果证明东海大桥提高海洋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2007(4):25-29.
摘要:将连续梁桥简化为二维的平面梁单元模型,车辆简化为五自由度二分之一车模型,分别建立车辆与桥梁振动方程;该方法以车轮接触处位移协调条件与相互作用力的平衡关系相联系,建立车辆与桥梁耦合振动方程,利用模态综合叠加法并结合Newmark-β积分格式进行迭代求解.通过本文数值解与解析方程的Runge-kutta法解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确实有效可行.由于桥梁振动响应主要由若干低阶振动模态起控制作用,对于大跨度复杂桥梁,这就大大降低了矩阵的维数,提高了计算速度,且该方法对于不同类型桥梁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2007(4):30-32,50.
摘要:讨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模型试验主要影响因素及处理原则,提出了模型梁设计时需满足的相似关系;基于CEB-FIP(MC90)徐变模型,建立了模型梁与原型梁跨中徐变长期上拱的相似关系.模型梁试验推算值与实桥测试值比较表明,推算值具有较好的精度.本文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非足尺结构模型的徐变试验研究提供新思路,建立的公式在工程试验研究中具实用性.
2007(4):36-38,45.
摘要:针对上海市某地铁隧道近距离上穿运营中的地铁二号线,二者最小净间距为1.33m,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在新隧道推进过程中,地铁二号线和地表都表现为隆起,二号线最大隆起量为7.29mm,地表最大隆起量为16mm;地铁二号线的变形分为沉降、隆起及稳定三个阶段等结论.
2007(4):39-42.
摘要:结构损伤会导致其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基于频率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简单方便,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在分析结构固有频率的基础上,把结构损伤识别问题分解为损伤状态辨别、损伤定位、损伤程度识别三个过程,对每个过程用模态参数构造标识量,并作为特征参数输入到神经网络中实现损伤识别.结合实验室一箱形钢梁的损伤检测试验进行了应用,收到满意的效果.
2007(4):43-45.
摘要:排水系统是高速公路设计的组成部分,它对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乐温高速公路排水系统,重点对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排水、路基边沟排水和路堑截水沟排水的设计进行了介绍,此外,还结合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如何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提出了一些设计原则和具体的工程措施,可供平原微丘区排水设计时参考.
2007(4):46-50.
摘要:通过对单个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体系的数值模拟,计算了路基中竖向动应力的变化,并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软土地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累积变形的规律;通过对以上两项研究的结合,建立了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残余变形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不同类型的交通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残余变形量.
2007(4):51-53,74.
摘要:结合两个大型商业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从交通组织、停车库出入口、交通影响区域、内部道路交叉口服务水平、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对两种路网形式大型商业广场的交通影响分析做了对比,分析了两种布局形式对周边区域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探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2007(4):54-55,92.
摘要:车辆号牌识别率关系到交通信息采集中车牌识别的精确度,本文把车牌识别的过程近似地抽象为贝努利试验,据此提出了一种实际检测车辆号牌识别率的应用方法.
2007(4):56-58.
摘要:根据有效信号在相邻道之间在波形和能量上有相关性这一特点,作者改进了常规KL变换只能提取水平相关信号的不足,使用小波域上的KL变换对探地雷达剖面进行滤波,不仅使倾斜轴和弯曲轴的到了加强,而且在低信噪比时,有效地区分出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提高了雷达剖面的分辨率.本文运用铁路沪宁线路基检测的数据,使用该方法滤波,其处理后的剖面更能有效地反映出路基病害的信息.
2007(4):63-63.
摘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近日正式批准我校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二批示范点项目学校.
2007(4):64-66,100.
摘要: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遥感图像的数据量呈几何级数的递增.当浏览图像或缩放时传统的方法速度都比较慢,特别是缩小图像时要读取整个影像数据,而且还要间隔的抽取数据,速度之慢几乎难以忍受,当对影像数据进行数据矢量化的时候,工作效率就非常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打开文件时花出一定时间对影像文件进行临时文件重建,做成倒金字分层结构,并通过内存映射文件读取数据,简化了文件读取操作.这样每次浏览或缩放图像时就可以无等待了.
2007(4):67-70.
摘要:介绍了一类由开关放大电路与线性放大电路复合而成的电压跟随器型电源,分析其构成原理,拓扑结构.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它具有高效与优波兼顾的特性,以及适应多类负载(含非线性负载)和抗负载扰动的能力.
2007(4):71-74.
摘要:在移动客户端建立缓存可以提高移动数据库系统的性能,也会带来服务器上的数据和缓存中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即缓存一致性问题.通常采用基于广播的缓存失效算法来维护缓存的一致性.传统的采用同步广播方式或异步广播方式的缓存失效算法各有优缺点.该文在分析传统算法优缺点和一些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计数器的自适应缓存失效算法,该算法结合了两种传统的算法,可以提高缓存的利用率,同时可以降低通信开销.
2007(4):75-78.
摘要:在介绍容错控制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容错控制技术应用到微机保护系统中,提出微机保护系统中应用容错控制技术的基本准则及常用方法.在分析一些常见故障的容错控制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针对微机保护系统传感器故障的容错控制,分析了其故障检测及容错的工作原理.以牵引供电系统的馈线保护为例,介绍了容错控制技术在该保护系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容错控制技术为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007(4):79-83.
摘要:概括了人工免疫系统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对人工免疫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免疫算法机理及免疫算法结构,并对算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人工免疫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2007(4):84-87.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系数分段的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对常见的图像处理具有一定强度的鲁棒性,并且该算法实现了完全盲检测,水印提取时不需要原始的载体图像,也不需要水印的任何信息,并且提取水印的正确性高.
2007(4):88-92.
摘要: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除湿器设计,给出了除湿器的系统框图,通过工作状态图分析了除湿器中压缩机和凝水泵的工作过程,并给出了压缩机和凝水泵的部分源程序.本设计已经过验证,效果良好.
2007(4):93-96.
摘要:介绍了P2P和C/S的体系结构.通过修改现有系统eMule,使用三层C/S架构和两层C/S架构,构建了一个eMule监控系统,从而使得改进后的eMule系统的客户端的IP、共享资源、下载完成的资源和是否在线状态受到监控.
2007(4):97-100.
摘要:在与传统的Web应用开发模型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jax技术的Web应用开发模型,分析了Ajax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并讨论了它在Web投票系统中的具体实现.
2007(4):101-103.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Motorola 32位单片机MPC555平台的整车控制系统快速开发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State-flow、RealTime Workshop(RTW)自动代码生成等开发工具,有效缩短了整车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并在混合动力试验样车上进行了实车验证.
2007(4):104-107.
摘要:首先阐述了SVG的特点,指出SVG是IEC61970标准推荐的监控画面标准图形格式,接着详细介绍了图库一体化的概念及实现方法.文中采用图形与实时量关联数据库的办法来使用图形显示现场设备的实时状态,并最终实现了图库一体化.
2007(4):108-110,114.
摘要:针对当前评价分销商绩效的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销商绩效评价方法.首先建立分销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指标体系,设计BP神经网络模型,并给出了可行的评价程序.在计算方法上,用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计算.通过学习样本的训练和测试,使模型的误差达到预定的范围内.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江苏某动力机械厂的分销商绩效指标进行了评价,同时探讨了BP神经网络在分销商绩效指标评价中的特点和适用性.
2007(4):111-114.
摘要:路径优化问题是车间配送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最短路径的选择决定着配送效率.但随着问题规模的扩大,很难精确求解.实验表明采用蚁群算法来解决路径搜索问题,能有效地发现最优解.
2007(4):115-116,124.
摘要:目前,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已经成为我国在用机床的主流.在数控铣削中,对于非圆曲线、曲面、圆角、倒角的加工,当机床内存容量较小时,如何使加工程序变得简洁,对现实加工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相对普通程序,由于宏程序编程可以使用类似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函数变量,使得程序编制更加容易和灵活.本文通过实例介绍数控铣削加工编程中运用宏程序来解决有规则的曲线、曲面铣削加工问题.
2007(4):117-120.
摘要:概述了电阻点焊过程中点焊电极的失效原因及铜基复合材料点焊电极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点焊电极用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碳/铜复合材料和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强化原理.并分析了目前点焊电极用铜基复合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7(4):121-124.
摘要:在LabVIEW平台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联合时频分析(JTFA)方法来分析信号的能量分布情况.此方法利用了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基本原理,对线性调频信号等一些非平稳信号进行分析,能很好地描述信号的频率如何随时间而变化,进而能很好把信号区分开来.这种方法比单独利用时域或频域来分析信号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007(4):125-130,151.
摘要:庞大的汽车氧传感器市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法规和我国国内相关技术的欠缺,使得研究和开发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性能好、可靠性高的氧传感器产品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平板式ZrO2汽车氧传感器由于尺寸小,响应快,能耗低,易集成,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稳定等优点成为汽车尾气控制的主流氧传感器,介绍了该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2007(4):131-132.
摘要:Euler函数ψ(m)是不大于m且与m互素的正整数x的个数,令X=(x1,x2,…,xn)是n维正整数向量.xi<=m,定义ψ(m,X)是gcd(m,x1,x2,…xn)为1的向量的个数.本文给出ψ(m,X)的计算公式(定理2),且ψ(m)为此公式的特例.
2007(4):133-137.
摘要:应用重要的R-r-s方法,证明了有关锐角三角形的中线、高线与旁切圆半径的不等式链:设锐角ΔABC的三条中线,三条高线与旁切圆半径分别为ma,mb,mc;ha,hb,hc和ra,rb,rc,则成立不等式:maha mbhb mchc≥wbwc wcwa wawb≥hara hbrb hcrc.提出并应用计算机验证了三个有关的猜想.
2007(4):138-140.
摘要:对方形波导的图像传输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推导出其自成像周期,并借助于数值方法模拟其图像传输特性.结果表明:二分之一自成像周期截面具有成反像的特性;四分之一自成像周期截面可成四个自成像,其他位置的图像与输入位置的图像依次关于y轴、原点和x轴对称.
2007(4):141-143.
摘要:在经典离散风险模型的基础上把复合负二项风险模型推广为双负二项风险模型,即单位时间内的保费收取次数也为负二项分布,讨论了此时盈余的性质,并给出了关于破产概率的一个定理,得到了破产概率的一个上界.
2007(4):144-146.
摘要:基于离散对数问题和Schnorr算法提出了一个新的有效的认证加密方案,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该方案在不暴露消息明文的情况下,任何第三方都可验证签名的有效性,实现公开验证;降低了计算量和占用带宽;在签名中加入了时间戳,能够有效防止重发密文攻击.
2007(4):147-151.
摘要:针对飞行器航迹规划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飞行器航迹规划方法.该算法采用一种变长实值基因编码方式和一组重新设计的与之对应的进化算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航迹规划任务,获得较为满意的航迹,同时也能满足在线实时规划的要求.
2007(4):152-154.
摘要:主要证明了在半环正向系{Ri,iγj;Ω}及半环态射iδ∶Ri→R(其中iδ∶αaα/ξ)下正向极限limRi的存在性并研究了在某些条件下正向极限R与半环族Ri(i∈Ω)之间可保留的性质.
2007(4):158-164.
摘要:轭浮律包括共轭和浮滑两个子规律,本文对其中的共轭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将化学中的共轭概念加以引申,上升到哲学范畴,将一切矛盾事物双方及一切电学量与非电学量间的相互作用(干涉)从共轭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到有机,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共轭关系广泛存在.本文从共轭的范畴、性质、分类及共轭与其它规律的关系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了共轭概念对认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矛盾运动的重要意义.
2007(4):158-164.
摘要:轭浮律包括共轭和浮滑两个子规律,本文对其中的共轭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将化学中的共轭概念加以引申,上升到哲学范畴,将一切矛盾事物双方及一切电学量与非电学量间的相互作用(干涉)从共轭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到有机,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共轭关系广泛存在.本文从共轭的范畴、性质、分类及共轭与其它规律的关系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了共轭概念对认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矛盾运动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