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9, 26(3):1-5.
摘要:根据现浇桥面板的T形组合简支板—梁桥结构特点,采用平面模型(偏心压力法、刚接板(梁)法)和空间模型(有限单元法)计算该组合简支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运用通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将该组合板—梁桥离散成空间有限元,分析该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变化规律,并将刚接板(梁)法及ANASYS解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偏心压力法不适于计算该类组合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刚接板(梁)法全桥各截面采用同一横向分布系数并不精确,而ANSYS计算结果能与实测值较好的吻合;同时提出了适合该类桥型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并建议了更加准确的计算方法。
2009, 26(3):6-10.
摘要:车辆的行驶行为可分为自由行驶、跟车行驶和换车道行驶等三种不同行为。换车道行驶过程中,车辆容易发生侧刮、对向相撞、追尾等交通事故。根据车辆运动规律,提出了换车道过程中三个避免碰撞约束条件,选择运行速度和加速度为安全评价指标,通过二阶加法评价方法计算危险系数,确定了不同换车道危险系数的安全等级,并以某山区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换车道安全评价的分析与应用。
2009, 26(3):11-15.
摘要:采用静态吸附方法,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矿化垃圾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处理初始浓度为10 mg·L-1亚甲基蓝溶液的最佳的矿化垃圾用量为25 g·L-1、最佳pH为10,震荡最佳时间为7 h,脱色率达到98.83%;矿化垃圾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
2009, 26(3):16-19.
摘要:对采用相同透湿膜的方形结构及菱形结构板式全热交换器芯体进行了传热性能比较实验分析。由于菱形结构芯体在流道中具有逆流和交叉流,因此具有较高的传热交换效率;流速对显热效率的影响较小,但对游热效率和全热效率影响较大;当膜间距在2.4 mm,风速在1 m·s-1以内时,全热效率及阻力特性较为满意。
2009, 26(3):20-25.
摘要:为了尽量降低地铁车站施工对既有地面交通的影响,盖挖法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其中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临时路桥系统是盖挖法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方面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设计规程加以约束。结合某地铁车站盖挖法施工的实际工程,就临时路面板的设计计算、军便梁体系的设置参数以及军便梁与围护结构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展开计算分析,获得了诸多有益的结论,同时为盖挖法临时路桥体系设计计算提供了一般原则。
2009, 26(3):26-32.
摘要:HOV车道预期效果的综合评价作为实践运用的重要依据,愈来愈受到关注。为了客观、科学地作出定量评价,在建立HOV车道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投影寻踪原理,提出HOV车道的综合评价方法;并选择具体路段,针对HOV车道的使用效果进行预测分析,为其在我国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2009, 26(3):33-36.
摘要:探索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无损检测技术,结合径向基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两种人工智能算法,建立南丰蜜桔可溶性固形物快速无损检测的非线性稳定预测模型。通过43个未参与建模的南丰蜜桔样品作为外部验证数据,验证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0.92。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比反向神经网络获得的预测结果更好,校正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从0.72 0Brix降低到0.65 0Brix。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是解决近红外光谱检测南丰蜜桔可溶性固形物中非线性建模问题的有效方法。
2009, 26(3):37-41.
摘要: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将神经网络应用于非线性系统辨识。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来辨识非线性系统,并对两种不同RBF神经网络辨识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具有学习速度快,辨识精度高的特点。
2009, 26(3):42-47.
摘要:开放实验预约系统是计算机应用实验示范中心的重要功能子平台,在基于MVC(Model View Controller)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美工、UI(User Interface)和程序编码的完美分离,并以Web Service数据本地化cache的方式实现了多数据库数据的交互,并在HTML页面中以table的形式显示课程表与实验预约功能的集成,为学生与老师提供了1个方便的基于B/S(Brower/Server)的网上开放实验预约平台。
2009, 26(3):48-51.
摘要:车牌自动识别分为图像预处理、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识别四步。利用形态学变换对图像进行滤波聚类,HOUGH变换对车牌图像进行水平校正,BP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字符识别,最后基于DELPHI7.0环境下设计开发了车牌自动识别系统。
2009, 26(3):52-57.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共享在网络上,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共享的Web服务,有必要将简单的Web服务组合起来,以提供更为强大的服务功能。文章着重研究语义Web服务的可视化合成技术,阐述了一个可视化的组合平台的实现原理。提出了基于本体层面,通过在图形面板中创建目标控制流和数据流的方法创建复合服务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创建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复合服务的方法;通过组装网络上和本地的Web服务,说明组合平台的组合方法是可行的。
2009, 26(3):58-63.
摘要: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有效手段,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馈线终端装置(FTU)又是馈线自动化的关键智能设备,是其基础控制单元。随着近年来检测及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FTU的系统可靠性和运算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借鉴当前国内各厂商的FTU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研制了以DSP为硬件核心的FTU,使用交流采样原理实现对电网电压、电流的测量,根据交流采样值计算得出电流、电压有效值、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等电参数,并具有多种录波功能。软件基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提高了系统模块化和可扩展性。
2009, 26(3):64-68.
摘要:分析了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的工作原理,运用传输线和电路网络理论,建立了ZPW-2000A各单元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了轨道电路分路状态仿真。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说明了仿真模型及算法的正确性及其工程应用价值。
2009, 26(3):69-72.
摘要:主要研究将二维图像预处理和二维种子填充方法向三维推广,并对三维图像预处理和三维种子填充的方法进行了重构效率的分析比较,探讨了三维种子填充中扫描方向、堆栈建立的合理性选择,由此得出最佳三维种子填充的程序实现方法,为细小组织的三维重构和器官切割仿真手术提供技术支撑。
2009, 26(3):73-80.
摘要:利用FPGA器件完成底层数据采集及LonWorks总线作为传输介质,采用OPC server实现LON网络与上位机的数据传输,运用RSView32组态软件开发了一套LonWorks的数据动态监视平台,构建了客运列车的数据采集系统;整个系统克服传统数据采集方案中的缺点,达到了实时、快速、易于扩展及动态监视的目的,接口更易于实现,减少了开发成本和缩短了开发周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实用价值。
2009, 26(3):81-84.
摘要:由2n个圈C6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粘合在一起,并且粘合的点数为i,得到的图记为C6,i,2n。本文证明了C6,1,2n,C6,2,2n,C6,3,2n,都是优美图。
2009, 26(3):85-87.
摘要:本文基于连续值逻辑用语义方法定义了不分明化δ-邻近结构和不分明化滤子,并由不分明化δ-邻近结构给出了δ-不分明化邻域系的概念;证明了这种定义下的δ-不分明化邻域系构成不分明化滤子,得到了不分明化δ-邻近结构的可分离性与δ-不分明化邻域系Nx的T1、T0-可分离性的等价性。
2009, 26(3):88-91.
摘要:图的能量是图的邻接矩阵的特征值的绝对值之和,记为E(G)。用G(n,r)表示为具r个圈的n阶仙人掌图集,当r=3且每个圈为三角形时,称图G为三叶图。主要讨论n阶三叶图之间的能量变换关系。首先得到m(G,k)与bi(G)的关系;其次得到此类图之间满足变换关系Ⅰ、Ⅱ下的能量关系;并证得当T≌Sk,k≥2时的三叶图具有最小能量。
2009, 26(3):92-94.
摘要:C_n∪Tk是由圈C_n与树Tk生成的单圈图,证明了当n=3,4,6时圈C_n与鞭炮树Tk生成的单圈图的优美性,以及给出了Tk分别为鞭炮树、毛毛虫时单圈图C_n∪Tk的一些其它标号:序列标号和调和标号。
2009, 26(3):95-97.
摘要:本文给出了广义第二类Stirling数的一个定义,并由此得到一个有关第二类Stirling数的一个更一般公式。
2009, 26(3):98-100.
摘要:简单连通图G(V,E)的k-正常全染色f称为邻点可区别的,如果对G(V,E)的任意相邻两顶点,其顶点的颜色及关联边的颜色构成的集合不同。这样的k中最小者称为G(V,E)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研究了路与双星图的联图Pm∨Sn.n邻点可区别的全染色问题,得到了联图Pm∨Sn.n邻点可区别的全色数。
2009, 26(3):101-104.
摘要: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在与第一代和第二代日裔移民作家作品中的主题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当今英国文坛重要作家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国际化主题,指出其作品中超越族裔的全球化思想,并尝试讨论少数族裔文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新变化,即作品主题由关注传统的少数族裔族群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向关注人类共性,追求文学作品的世界性。
2009, 26(3):105-109.
摘要: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者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188名理工科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分析探讨了他们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水平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调查中发现:理工科新生整体上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不高,其中高水平组学生和中低水平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同一水平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英语水平越高,差异越小,反之亦然。
2009, 26(3):110-113.
摘要:高校与在校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理论争议,莫衷一是。在评析各种学说的基础上,定位为教育契约关系,更好地突出和展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梳理学校的义务和责任,在新形势下逐渐弱化学校的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在校大学生权利和利益的具体体现,使在校学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2009, 26(3):114-117.
摘要:危险犯理论是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刑法新派理论的推动下产生的,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正步入风险社会,传统危险显然不能涵盖现实的风险,风险社会下危险犯也应赋予新的内涵,现实社会的需要和刑法的机能也需要危险犯有进一步的扩展,刑法作为现实社会的风险控制工具,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2009, 26(3):118-122.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废旧轮胎的回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使废旧轮胎可以重新利用,需要构建废旧轮胎回收体系,实现轮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现状,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废旧轮胎回收模式,最后探讨构建废旧轮胎回收体系的措施,以期实现废旧轮胎回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009, 26(3):123-127.
摘要: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构建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动态模型;加强对智力资本各要素与企业绩效的因果关系分析;建立适合智力资本特点的绩效测量方式等问题是我国智力资本实证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2009, 26(3):128-131.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并且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仍然严重不足。
2009, 26(3):132-135.
摘要:借鉴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即运用工作分案制理念,增加企业员工的就业机会,以此解决我国失业的问题。从企业绩效管理角度思考,首先分别对详细地介绍了工作分享制和末位淘汰制的优缺点,其次试图将工作分享制运用于绩效管理中,实现企业末位淘汰制的新转变,并与之相结合,为企业管理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