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6, 33(3):1-6.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01
摘要:上覆土地基弹簧系数取值是盾构隧道纵向上浮计算的关键问题之一,该值的选取取决于隧道与土的相互作用特征,但该特征较为复杂且研究缺乏。为研究上浮过程隧道与土的相互作用特征,基于透明土设计了模拟盾构隧道上浮过程的小比尺室内模型试验系统,可得到不同上浮量下的抗浮力,同时结合PIV系统可实现非接触式地观测隧道上浮过程中土体内部连续位移场。通过一模型试验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基于该组试验分析了抗浮力随上浮量变化规律及隧道周围土体位移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抗浮力随着上浮量增大而增大,但增大速率减小,当上浮量达0.1倍隧道外径时,抗浮力达峰值;隧道周围局部范围土体位移场近似呈现为漩涡状。
2016, 33(3):7-12.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02
摘要:线路单元管理具有便于现场管理、易于针对性养修、可减少养修资源浪费等诸多优点,但是现有的管理单元划分基本上还是沿用既有线的方法,未充分考虑线路结构、设计参数等不同带来的差异,以及后期运营导致的部分区段恶化严重的影响,不利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实际状态的掌握和有效养修。提出了一种考虑线路参数、结构特征、线路状态、养修能力、作业手段等因素的不等长单元区段划分方法,并确定了单元区段划分的原则和优先级,采用两阶段法实现单元区段自动划分,在划分的第二阶段建立了单元区段选择模型,实现了结合线路状态、考虑养修能力的动态划分。该方法更加符合线路的实际特征,能够突出线路薄弱环节。
2016, 33(3):13-22.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03
摘要:以佛山地铁三号线荔村站实际工程为背景,讨论了反应位移法和时程分析法两种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反应位移法以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计算为前提,以结构周围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值为基础,建立了地铁车站二维结构模型,利用变形值计算出等效地震作用力,以静荷载的形式加载于结构模型中,并将地震响应结果与静力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变化规律。时程分析法以动力有限元理论为基础,从半无限空间选取有限土体,采用了粘弹性人工边界,对选用的地震波记录值进行了合理调整,采用了计算方便、节约内存且其计算精度较高的瑞利振型阻尼,基于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了结构和周围土层作为整体计算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求解了结构体系各阶的自振频率和各阶振型,模拟了地下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动态特性,揭示了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时程反应及变形规律;最终通过两种抗震性能分析方法为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2016, 33(3):23-28.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04
摘要:为研究柔性基层参数对倒装式路面结构的受力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倒装式路面结构模型,分析在不同柔性基层模量及厚度下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各项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增加柔性基层厚度可以降低路表弯沉值,改善半刚性基层底部拉应力,但是对面层底部拉应力以及沥青面层疲劳寿命不利,对面层中剪应力值影响较小;提高柔性基层模量对各项力学指标均有利。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建议柔性基层模量取450~500 MPa,柔性基层厚度取10~15 cm。
2016, 33(3):29-33.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05
摘要:设计沥青混合料大型燃烧炉试验方法,用来评价阻燃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阻燃剂在沥青混合料燃烧的前5 min内能明显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燃烧速率,燃烧2 min时阻燃效果最佳,2 min后阻燃效果越来越不明显,5 min后温度过高阻燃剂失去阻燃效果。
2016, 33(3):34-39.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06
摘要:为了评价热沥青层间粘结油的实际效果和最佳洒布用量,利用砖面粘结强度拉拔法和拉拔模具,对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TB沥青,TB复合改性沥青,ESSO70#基质沥青这5种热沥青在钢-沥青混凝土界面,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界面,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界面间的层间粘结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种热沥青在不同的界面上均有较好的粘结强度,其中SBS改性沥青的粘结强度最佳,而且热沥青在不同界面上的最佳沥青用量都介于0.6~0.8 kg·m-2。
2016, 33(3):40-46.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07
摘要: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永定门外区间盾构接收端头处隧道埋深较大,且含有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到达时发生涌砂涌水的风险较大,因此对此端头井进行了加固方案设计。首先通过比选确定了加固方法;然后按照理论计算和经验类比确定了加固范围;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对降水方案进行了设计,可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6, 33(3):47-53.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08
摘要:在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永定门外区间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盾构需要从既有京津城际铁路和京山铁路的上跨桥梁下方穿过,穿越段地层以砂卵石为主。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施工极易导致地表沉降和塌陷,而高速铁路运营线又对轨道平顺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隧道施工的风险极高。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对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桥梁的动态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盾构施工引起的砂卵石地层扰动变形、孔隙水压力变化及桥梁结构变形等规律,并据此提出确保桥梁运行安全的工程保障措施与监控量测体系。上述研究成果不仅用于指导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而且也可为今后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6, 33(3):54-59.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09
摘要: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中减振器阻尼为非线性,采用经典控制方法需要将其线性化,这使得控制模型与实际之间有误差。根据某减振器测试的阻尼特性,将其分段拟合,还原其非线性特性,同时考虑液压作动器动力学特性,建立了1/4悬架动力学模型;采用backstepping非线性控制方法,完成了控制器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结合某车参数,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多种路面工况输入下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控制方法在兼顾悬架动挠度及车轮动载时,可有效改善车身加速度,提高舒适性。
2016, 33(3):60-67.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10
摘要:危险天气是影响飞行安全,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在对危险天气影响下的飞行受限区进行划设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一种改进的飞行受限区边界预测方法,实现对飞行受限区的位置及边界的动态预测,并以所预测的飞行受限区作为约束,在考虑飞行性能和安全的基础上,以最短改航距离、最小转弯角、最少转弯点为优化目标建立改航路径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规划出的改航路径能避让飞行受限区并满足安全、经济以及减少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目标。
2016, 33(3):68-73.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11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线路投入使用有效的缓解了我国铁路出行的压力。如何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成为了人们亟需研究的问题。临时限速服务器是CTCS-3级列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安全直接影响到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文章结合临时限速服务器的实际运行过程,采用安全性分析软件SIMFIA构建临时限速服务器仿真模型,自动生成系统故障树,并计算失效状态最小割集。根据最小割集可以快速找到故障源,从而达到分析临时限速服务器安全性的目的。
2016, 33(3):74-78.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12
摘要:路网交通运行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对交通管理部门实施交通管理及诱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进行道路交通运行监测的需求分析及架构设计,基于ArcEngine开发平台,采用C#.NET语言开发了城市路网交通运行监测系统。结合路网浮动车基础数据,借助ArcEngine强大的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浮动车辆的跟踪诱导、路况识别、路况预测及历史分析等功能,促进城市交通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化。
2016, 33(3):79-86.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13
摘要:平面交叉口是低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路网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事故多发位置,了解并掌握距离交叉口不同位置车辆运行速度特征,对于交通管理措施的制定和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改进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车实验技术分别采集低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非信号灯交叉口进口道距交叉口中心远,中,近3种不同距离的车辆运行速度,对比分析两者的特征差别,建立了距离交叉口不同距离的车辆运行车速特征分布函数,从而获得低等级公路交叉口与城市道路非信号灯交叉口车辆运行速度特征变化规律,为交通管理和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2016, 33(3):87-93.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14
摘要:以福州地铁1号线的上行线下穿福州火车站工程为背景,将现场沉降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旋喷桩加固和袖阀管注浆加固条件下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研究表明:盾构对铁路路基纵向影响范围为盾构刀盘前方10~20 m和刀盘后方40 m,横向影响范围为线路中心两侧20 m范围内;袖阀管注浆区域无论是在盾构施工过程中还是在施工结束后累计沉降变形均比旋喷桩加固区域小,袖阀管注浆加固效果更好;2种加固方式下铁路路基在盾构刀盘离开断面8 d后沉降变形均趋于稳定,路基沉降变形的最终稳定与盾构机离开断面的时间关系密切;数值计算表明,相对未加固而言,2种加固方式都能减小路基沉降,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基本相符,可通过数值计算对下行线施工开展路基沉降预测。
2016, 33(3):94-98.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15
摘要:由于传统的二维CAD图纸表达建筑信息不够直观,尤其是当结构为网架结构时,由于结构的复杂性,需要采用大量的网架剖面图才能清楚表达结构信息。本文针对该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网架结构三维建模的方法,通过提取二维剖面图中的节点坐标信息、杆件节点编号以及杆件截面尺寸信息等,将二维的剖面施工图纸转化为真实的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更快速的建出网架三维模型,并且通过模型能更直接的表达网架结构信息。
2016, 33(3):99-105.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16
摘要:多端直流系统中直流电压的稳定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各个换流站之间协调控制,共同维持整个直流电网的稳定运行,目前直流电压协调控制策略主要分为有通信和无通信两大控制策略。针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在介绍MMC的基本运行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MTDC系统中两大系统协调控制策略,重点分析并设计了无通信类的3种控制器;旨在对现有的MTDC直流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做出一个总结,为后续MTDC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最后通过一个五端MMC-MTDC仿真模型验证和对比不同直流电压协调控制器的性能优缺点。
2016, 33(3):106-109.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17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SLA的动态分组算法,有效解决系统带宽利用率低下、时延难以保证等问题。算法根据当前网络情况改变轮询周期并且实现下一周期业务的提前授权,较好的优化了带宽时隙浪费问题。通过OPNET对算法进行仿真以及与其它带宽分配方案的比较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带宽利用率以及较低的系统时延特性。
2016, 33(3):115-120.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19
摘要:以柠檬酸为表面修饰剂,在室温、大气的环境下,合成CdS纳米溶胶,并通过实验探讨制备CdS纳米溶胶的最佳物料配比、最佳pH值及所受温度的影响。实验表明,Cu2+会导致硫化镉量子点荧光淬灭,淬灭程度达到73%。相对荧光强度ΔF与InC(Cu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硫化镉量子点对Cu2+的选择性较高。所制备的CdS纳米溶胶荧光性质稳定,可应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检测。
2016, 33(3):121-125.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20
摘要:简要阐述了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理论以及这两种变换应用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结合鄱阳湖流域长时间序列(110年)的降水实际观测资料,分析了傅里叶变换和复Morlet小波变换在降水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流域未来3年的降水趋势进行了短期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降水趋势一致;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将复Morlet小波变换应用于长时间序列的降水资料进行分析降水周期变化规律以及对未来的降水趋势进行短期预测是合理可行的。
2016, 33(3):126-134.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21
摘要:运用DEA交叉效率模型对2009—2013年间我国18家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解决了传统CCR模型中有效单元过多与权重自评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股份制银行经营绩效较为稳定,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使用层次聚类法分析,发现浦发、招商、民生银行等在内的中型股份制银行经营效率最佳,国有大型股份制银行次之,浙商、渤海银行等在内的小型股份制银行效率相对较低,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效率改进建议。
2016, 33(3):135-142. DOI: 10.16749/j.cnki.jecjtu.2016.03.022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际战略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交叉模型测算全国30个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分析了创新效率的区域变动规律。研究表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2009—2013年间实现了逐步提升;全国和三大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存在收敛、绝对收敛。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