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摘要:农产品品质及其安全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农产品品质及安全指标的传统分析方法操作流程复杂且分析成本高。随着光谱和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高光谱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快速无损检测中。 本文综述了光谱和成像技术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快速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从水果、鸡蛋和辣椒内外部品质安全的近红外光谱检测、农药残留的拉曼光谱分析以及果树营养成分的高光谱成像检测三方面进行了综述。
摘要:砌石衬砌隧道作为铁路线路上的重要工程,运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隧道内经常出现影响运营安全的衬砌病害。 以成都局砌石衬砌病害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砌石衬砌病害分布情况,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砌石衬砌隧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相对差异函数确定指标对各安全等级的隶属度,通过可变识别模型计算砌石衬砌隧道的安全评价值。 通过对典型隧道进行评价表明,引入相对差异函数对砌石衬砌隧道安全进行评价是可行的,而且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为砌石衬砌隧道的维护提供依据。
摘要:基于 8 根试件(其中 1 根未加固试件,7 根为采用预应力钢绞线网加固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根据对比不同因素下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延性变化,分析钢绞线间距、预应力水平和轴压比等因素对加固柱抗震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预应力水平为 0~60%的范围内,加固柱的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延性随预应力水平提高均得到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 4.4%~30.6%,16.4%~60.4%,8.2%~49.8%。 钢绞线间距为 30 mm 的试件较间距为 60 mm 的加固柱,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延性提高幅度分别为 7.0%~10.9%,17.0%~25.1%,15.1%~35.2%。
摘要:天然沥青因长时间经历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的耐老化能力及温度敏感性。 选取道路工程常用的 90 号基质沥青,分别对岩沥青(4%,8%和 12%)和特立达湖沥青(20%,30%及 40%)拟定三个掺量,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天然沥青改性沥青。 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进行研究。 选取 AC-13 沥青混合料,研究天然沥青对 90 号基质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添加 TLA 和岩沥青后,90 号基质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减小,软化点和粘度增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RMS 和 TSR 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及回弹模量均增大,表明 TLA 和岩沥青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能以及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且随着 TLA 和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提高幅度更加显著。 而低温弯曲试验结果表明,添加 TLA 和岩沥青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有所降低。 但 4%,8%和 12%岩沥青掺量以及 20%和 30% TLA 沥青掺量的改性沥青混合破坏应变仍满足冬寒区等级(≥2 300 με)的要求。
摘要:公路隧道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病害。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以人工检测为主,不仅检测效率低,检测结果也存在主观性,同时,检测过程中难以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公路运营养护的需要,快速无损检测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多款公路隧道检测车,对隧道病害进行高效准确地检测,并通过配套软件自动进行数据处理。 公路隧道检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结果客观真实、信息全覆盖等诸多优点。 本文对公路隧道检测技术进行总结,探讨我国公路隧道病害检测车的发展。
摘要:为了探讨再生钢管大骨料混凝土柱的黏结滑移性能,设计 8 根钢管再生大骨料混凝土柱,并对其进行推出试验,试验主要研究了取代率及界面黏结长度两个因素与初始黏结强度和极限黏结强度的关系,得到相应黏结滑移曲线。 结果表明:再生钢管大骨料混凝土柱的应力-滑移曲线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无滑移阶段、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加载端、中部及自由端全过程应力-滑移曲线具有相似性;取代率在一定范围内(0~40%),极限黏结强度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取代率为 40%时达到最大,初始粘结强度随着取代率的增大有所增大,但增大幅度不大,得到再生大骨料的最优取代率约为 40%;黏结界面长度在一定范围内(400~700 mm),初滑移黏结强度随着黏结界面长度的增加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约为 0.001 MPa,而极限黏结强度随着黏结界面长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
摘要:高铁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众多省市随着高铁的开通陆续步入了高铁时代。 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是否产生重大影响? 以江西省为例,基于 2010—2016 年 11 个设区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高速铁路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速铁路显著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高铁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城镇化水平、投资结构、进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摘要:为了得到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和过渡段两侧对称布灯方式下的最优布灯参数,以总功耗最小为目标,以路面照度满足照明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隧道入口段和过渡段两侧对称布灯方式下的参数优化模型。 以九景高速公路雁列山隧道为例,通过优化模型求出布灯优化参数以及总功率,与该隧道的实际布灯情况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布灯参数的 LED 隧道灯照明系统,装灯总功率比该隧道的电磁感应灯方案的装灯总功率减少 69.59%。 利用 DIALux 软件对雁列山隧道的优化布灯参数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优化模型的正确性。 优化亮度适应曲线与理论亮度适应曲线的比较表明,优化的布灯方案同样能较好地满足视觉适应要求。
摘要:针对南昌轨道交通 1 号线沿线的停车状况、轨道交通出行特性、以及城市外围区与中心区道路交通车速等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经验,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停车换乘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判别,未来南昌市有 2~3 条完整的轨道线路组成线网运行时,基本具备停车换乘构建条件。 通过选择地铁 1 号线外围昌北开发区作为实例研究,提出非集计 Logit 概率模型预测停车换乘需求实用可行,轨道交通建设期应为停车换乘预留或控制好用地、规模的建设条件,并对停车换乘提出具体建设建议。
摘要:科学合理地评价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对政府的规划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主要指标,其次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江西省近些年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进行了有效值的计算和历时性的评价分析,最后从如何提高发展效益的角度对江西省中长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摘要:高铁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是设计高铁客运站站房规模的主要依据之一,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建设与发展,旅客的出行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高速铁路客运站旅客聚集规律也随之改变。 论文在分析现有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高速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改进和修正原有的概率计算方法,考虑到列车开行频率、检票人数等因素对高铁客运站聚集人数的影响,认为高速铁路旅客的候车时间分布规律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综合建立高速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预测模型,并通过案例计算进行验证。
摘要:在粗糙集理论与应用研究中,由近似空间导出粗糙集的上、下近似集是它的核心基础。 但是这种刻画只是给出一个范围, 为了更精确刻画目标概念,推广粗糙集的应用,针对粗糙集的最优近似集的计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的计算方法,为此引入布尔矩阵、关系矩阵、集合矩阵、集合相似度矩阵等定义,通过对目标概念与其近似集之间相似度讨论,得到它们之间相似度变化规律,由此建立粗糙集最优近似集的矩阵新判断与算法。 最后通过实例对上述结论作进一步说明。
摘要:采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加窗插值算法进行谐波分析。 针对目前谐波检测系统存在的运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实时性差等技术瓶颈。 提出了使用集成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和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高效数字信息管理能力的 ZYNQ 作为主控芯片的方案。 使用 FPGA 技术实现基于 FFT 的加窗插值算法,在 Vivado 平台中建立谐波检测系统,利用 Xilinx 公司推出的搭载 ZYNQ 芯片的 ZedBoard 开发板计算出 50 次以内各次谐波的频率、幅值和相位。 将分析结果与 Matlab 仿真对比,验证了使用该系统进行谐波分析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摘要: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因行波在线路中传播的色散现象而难以准确计算波速,影响测距精确性,而行波色散主要原因来自于线路阻抗的依频特性。 牵引网中钢轨与其他导线不同,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软磁材料磁性能检测中的冲击法对钢轨的磁特性进行检测,得到了 P60 钢轨基本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和矫顽力等磁特性数据,以此数据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出钢轨精确的阻抗频变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平行多导体传输线理论计算出充分考虑钢轨特殊铁磁特性的牵引网阻抗、导纳频变参数矩阵, 为牵引网行波故障测距的研究提供线路阻抗的计算方案和数据基础。
摘要:Simulink 仿真平台自带的断路器模块功能简单,不能满足建筑配电仿真需要。 低压交流断路器实现线路保护的的主要功能单元为短延时脱扣器和长延时脱扣器,通过分析 2 种脱扣器的功能,在 Simulink 中搭建两种脱扣器的仿真模型,并在交流配电系统中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新建的两种脱扣器满足保护功能要求,适用于建筑配电仿真。
摘要:基于 Xilinx IP 核设计一个任意信号发生器,可以生成任意频率、幅值和相位的正余弦、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等信号,在工程设计中可以方便的用于仿真模拟设计。 首先对 DDS IP 核进行配置设计,添加乘法器 IP 核产生不同幅值的正余弦波形,添加多个 DDS IP 核设置不同的频率控制字和相位宽度以及初始相位产生不同频率和相位的正余弦信号,但是 DDS IP 核只能通过正余弦信号采样查找表生成正余弦信号,可以添加 ROM IP 核导入不同信号的数据,通过改变频率控制字控制寻址地址以及设置 ROM 地址的初始值从而实现任意信号幅值、频率、相位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仿真结果显示可以输出不同频率、相位的正余弦波、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等信号。 该方法整体设计方案可行,易于调整,可以达到预期结果,在工程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摘要:使用超薄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材料作为道路罩面不仅能够有效地清除路面积雪,降低路面维护成本,而且有效地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冰点降低机理解释了超薄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混合料(TSSAM)的融雪机理,分析了空隙率、温度、加水量与盐化物替代量等因素对 TSSAM 融雪性能与寿命的影响。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法得出影响融雪性能与寿命的关键因素。 采用回归分析得到融雪性能与融雪寿命的预估方程,为盐化物自融雪路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利用 GAMIT/GLOBK 软件对 IGS 站数据进行批处理,并结合国际地球力学服务组织(IGS)跟踪站部分站点所构成的控制网数据进行基线解算,求得 GPS 基线向量、测站坐标以及测站速度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基线的各坐标分量上的中误差不超过 10 mm,基线长度的中误差不超过 3 mm,平面坐标精度都处于毫米级,满足高精度基线解算的基本要求。
摘要: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布氏粘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BBR)研究了纳米石墨烯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烯能够明显增加沥青的粘度,改善沥青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但对低温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摘要: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沥青混合料。 采用热分析、力学测试仪对形状记忆合金丝材的相变行为与形状恢复性能进行表征,用车辙变形恢复试验验证沥青混合料的自修复性能。 结果表明形状记忆合金丝材显示出 B2-R-B19’两步马氏体相变,记忆合金丝材在预拉伸应变为 10 %时显示出约 7.8 %的可恢复应变。 将形状记忆合金丝材与沥青混合料复合能够显著提高车辙试样的变形恢复率, 沥青混合料的形状恢复率还受形状记忆合金丝材的铺设方式影响,其中铺设双层相互垂直形状记忆合金丝材的车辙试样平均变形恢复率高于铺设单层形状记忆合金丝材的车辙试样变形恢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