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st Read
- Most Cited
- Most Downloaded
2001, 18(1):5-8.
Abstract:该 CAI系统用 ASP技术编程实现 ,分教师操作和学生操作两部分 .教师操作部分可供教师组织课程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安排试题、考试等 .学生操作部分则表现为一个集教学、练习、测试、讨论于一体的教学表现系统 .文章首先介绍了课件的组织形式和系统的功能 ,然后 ,就系统用户界面设计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2001, 18(1):9-12.
Abstract:介绍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与用户电力技术的定义、内容、主要功能和产生背景 ,指出了它们对输电和配电系统的重大影响
2001, 18(1):13-14.
Abstract:对智能大厦的综合布线在介质、电流、电压等方面的适用性作了一个探讨
2001, 18(1):15-17.
Abstract:论述了智能化电子产品低功耗设计的意义 ,并阐述了低功耗设计的手段
2001, 18(1):17-17.
Abstract:论述了智能化电子产品低功耗设计的意义,并阐述了低功耗设计的手段。
2001, 18(1):22-24.
Abstract:介绍了研华公司 ADAM5 0 0 0系列 CAN总线数据采集模块的特点 ,并详细介绍了其在 SCADA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
2001, 18(1):25-27.
Abstract:在充分利用采集卡内部缓存的基础上 ,利用定时器控件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显示 ,实时参数计算和在线存盘 ,从而避免了利用 VB进行复杂的多线程编程 .同时介绍了利用窗体的实例来实现多段数据的暂时存储方法
2001, 18(1):28-31.
Abstract:本文着重讨论了可转位车刀几何角度优选智能设计的方法 .从建立教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出发 ,处理与分析了设计中涉及到的资料和信息 ,然后根据工程设计中的优化原则制定其数学模型 ,并将各类原始资料处理成工程数据库或知识库
2001, 18(1):32-34.
Abstract:简要介绍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基本特性与内容以及研究和开发纳米技术的重要性 ,并且详细阐述了纳米材料及技术对信息技术、医学和健康、材料和制造业、航空航天、环境和能源以及国防等领域可能产生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2001, 18(1):35-40.
Abstract: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有限元计算模型 ,对轨道过渡段不同工况进行仿真分析 ,讨论了两种因素对轨道过渡段动力系数的影响 ,得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结论 .计算结果表明 ,过渡段轨道底部刚度的突变并不直接导致动力系数的增大 ,而一旦存在不平顺折角 ,轮轨之间的动力系数将急剧增大
2001, 18(1):41-43.
Abstract:在综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着重从膜分离技术的特点、膜处理工艺及膜处理工艺流程几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膜分离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2001, 18(1):44-48.
Abstract:在交通繁忙 ,地下空间关系复杂 ,地下管线集中的鼓楼地段修建出地铁车站 .从经济、技术、施工等方面探讨了方案选择的可能性 ,突出方案选择“以人为本”的原则
2001, 18(1):49-51.
Abstract:本文以长沙湘江铁路桥主跨箱梁悬拼施工为背景 ,介绍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造桥机的主要性能、技术特点及施工工艺 ,为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施工 ,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机械设备 .
2001, 18(1):55-57.
Abstract:就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岔枕的受力状况进行理论分析 ,并对不同道床系数时的岔枕进行了受力计算 ,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岔枕在列车提速、大型捣固机作业提供强度理论依据
2001, 18(1):58-61.
Abstract:给出数列 a1 =t,an+1 =pan+ qran+ s( n≥ 1)的通项公式及 Fibonacci数的一些性质
2001, 18(1):62-65.
Abstract:本文对稀土元素的高温摩擦学特性研究发展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主要讨论了稀土金属及稀土化合物作为高温润滑剂和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 ,并对稀土在稀土合金、稀土高温陶瓷和稀土高温涂层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最后提出了稀土在高温润滑研究中的几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2001, 18(1):66-67.
Abstract:对文 [1]中的优势集进行重新定义 ,讨论了非劣极点优势集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修正了文 [1]中有效率的定义
2001, 18(1):68-69.
Abstract:使用应明生教授提出的完全剩余格值逻辑 L语义的方法介绍了环 R中的不分明化左理想 ( L -左理想 ) ,右理想( L -右理想 ) ,理想 ( L -理想 ) ,并讨论了它们的一些代数性质
2001, 18(1):70-75.
Abstract:给出了大加权三角形不等式的一个简单推论 ,由之简捷地推导出一些新的涉及三角形内部任一点的三元二次型不等式
2001, 18(1):76-79.
Abstract: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和管理经济理论分析得出 :中国铁路是自然垄断行业 ,国家有必要对铁路进行规制 ,规制方向应为 :以国有化为主体 ,放松管制 ,适度竞争 .最后指出 ,“网运分离”是现阶段我国铁路宜采用的具体规制模式
2001, 18(1):80-82.
Abstract:从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及对高科技和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出发 ,从观念、人才、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发展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2001, 18(1):83-86.
Abstract: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体系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面临的挑战 ,然后分别从指标设置、会计主体、评价期间和信息披露形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现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以及为实现这些构想应采取的配套措施
2001, 18(1):87-89.
Abstract:小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手段 ,周到的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呈现出勃勃生机 ,但其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日益制约着它的发展 .本文设计了一种债券 ,并利用信息号博弈模型对投资人之间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2001, 18(1):90-93.
Abstract: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换工具和载体 ,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强度和广度超越历史上任何一种力量 .本文首先阐述了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网络经济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进一步探讨了如何立足于江西现状 ,实现江西经济的跨越发展
2001, 18(1):94-96.
Abstract:理论界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维特点论述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与这些观点不同 ,我的观点是强调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特殊性造成的 .文章论述了中国高度集权封建体制的二重效应 ,高度集权体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度集权体制与人才的关系 ,从而揭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体制原因